多機構董事長、總裁“換血”,消費金融人才結構調整迫切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付樂 北京報道
今年以來,多家消費金融機構的核心職位出現更迭。
11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了王青林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任職資格的批覆。《華夏時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內,已有興業消費金融、中信消費金融、重慶小米消費金融等機構出現重大人事變動,涉及崗位包括董事長、總經理、總裁等核心職位。
“消費金融公司高層人員職位變動,是持牌消費金融行業轉型變革的縮影。”11月12日,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消金行業分化加劇的關鍵時期,適當引進新型管理人才,有助於消金機構根據當下形勢開展戰略、業務等方面的研判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但也需注意高管頻繁變動不利於公司發展戰略的延續,而高管調整帶來的後續影響,有待市場檢驗。
高層密集變動
北京陽光消費金融總經理王青林任職資格獲批,是今年內消費金融公司人事更迭的新一例。
10月28日,河北幸福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盧林和獨立董事郭建鸞的任職資格獲得批覆。
10月14日,興業消費金融劉慶華、倪勤獲得董事的任職資格批覆。此前9月26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披露了劉慶華任職該公司總裁的資格,而該公司新任董事長戴敘賢的任職資格批覆也於同日披露。
據媒體公開報道,興業消費金融一直由董事長鄭海清和總經理林春共同領導,2024年初,二人因“工作調整”辭去職務,引發了市場關注。
8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公示了中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任職資格的批覆,覈准李如東擔任中信消費金融董事長的任職資格。據悉,李如東於今年5月調任中信消費金融。
中信消費金融成立於2019年6月,股東爲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末,中信消費金融總資產110.38億元,貸款餘額106.94億元,營業收入7.08億元,淨利潤1.18億元。
本報記者梳理髮現,今年內董事長職位發生更迭的消費金融機構還有招聯消費金融、蘇銀凱基消費金融、上海尚誠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其新任董事長分別爲陳忠嶽、趙輝、姚秦、高維斌。
與此同時,多家公司的總裁、總經理也進行了調整,有中郵消費金融總經理袁京衛、中銀消費金融總經理陳小琳、湖北消費金融總裁李學軍、興業消費金融總裁劉慶華、重慶小米消費金融總裁曹子瑋、重慶螞蟻消費金融總經理江浩等。
此外,也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核心職位迎來新面孔。1月12日,寧波監管局覈准寧銀消費金融副總裁張學立、王靈鋒、趙雲龍的任職資格以及信息總監胡斌的任職資格。1月19日,重慶監管局覈准林嘉南的螞蟻消費金融副總經理和首席風險官任職資格。5月,小米消費金融有多名董事更替,另外還批覆了副總裁王劍的任職資格。
談到高層變動的原因,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本報記者表示,首先是正常的人事更迭,一些領導層因達到退休年齡而離職。其次股權結構的變化也會導致管理層的調整,新的股東可能帶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向。最後由於行業競爭加劇和合規要求提高,企業需要調整經營策略,這也會反映在管理層的變動上。
人才結構調整:應對行業競爭與合規壓力
本報記者瞭解到,多家消費金融機構“新晉”高管都有銀行背景。一方面,隨着消費金融行業競爭加劇,對專業人才需求上升,銀行出身的高管具備豐富的金融經驗,能更好地應對金融市場複雜性;另一方面,他們往往對金融監管理解更深,更能高效地引導機構滿足監管標準,保障業務合法合規運營。
此外,金融科技的發展促使消費金融公司必須加快數字化轉型,擁有銀行工作經驗的高管通常對金融科技有更全面的認識,如引入大模型等創新技術,以優化業務流程,提升用戶體驗。
2024年,消費金融行業依舊呈現“強者愈強”的趨勢,分化日趨明顯。在競爭格局上,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興業消費金融以及螞蟻消費金融居第一梯隊。緊隨其後的是在特定區域市場表現出色的機構,如杭銀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第三梯隊則包括小米消費金融、唯品富邦消費金融等在特定業務領域具備競爭力的企業。
隨着消費金融公司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頭尾差距逐漸顯現。當前,消費金融公司與銀行業務下沉客羣重度重合,競爭愈演愈烈,尤其是部分銀行消費貸利率降至“2字頭”,甚至出現了“1字頭”的低利率產品,額度提至百萬元,無疑對消費金融公司構成了巨大挑戰。
今年4月,《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實施,不僅提升了行業的准入門檻,還加強了對業務分類監管和風險管理的要求。
業內人士認爲,行業競爭態勢、監管合規標準,以及自身戰略發展的需要,這些都促使消費金融公司在人才結構上做出相應調整,以確保業務合規,提升整體的運營效率。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