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瘋3C近視度數飆升 醫教2招搶救視力
放暑假孩童待家裡玩3C產品,很容易近視度數飆升。(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因爲疫情的關係,今年的暑假特別短,但許多孩子因爲天氣炎熱,多半待在家中使用3C產品,許多父母看着孩子近視度數一直上升,經常不知該如何是好。
根據衛生署全國青少年視力調查報告,臺灣近視率不短攀升最大的問題在於發生近視的年齡層愈來愈低。1983年時平均12 歲時纔有近視;到了1995年降低爲9歲;2000年更降至8歲,平均每5年提早1歲。據統計,臺灣近視發生年齡有兩個尖峰時段,一個是在7至8 歲,另一個則是13至14歲;而且愈早近視將來演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也愈大。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表示,近視主要是由於看遠的成像無法聚焦在視網膜上面所造成的,大多有眼軸增長的問題發生,也就是軸性近視,學齡兒童的近視問題大都屬於這一類。嬰兒剛出生時的眼軸長平均約17.3毫米,發育完成時的平均眼軸長約23至24毫米,一旦發生近視,眼軸長每增加0.3毫米,即增加近視100度,而且近視通常是不可逆的,所以,提早預防纔是控制近視最有效的方式。
引起近視的因素爲何?
廖昶斌說,包括基因、環境、人爲因素、早產、發育不全、疾病…等都可能引發近視。近年來,有很多研究指出,周邊屈光在近視的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動物研究中發現,即使中心視覺聚焦在視網膜,但周邊影像落在視網膜的後方,就會誘發眼軸增長,這表示在視覺發育的過程中,周邊屈光佔有重要的影響比重。
至於要如何控制近視呢?其實,近視的控制有可分爲兩方面,一個是放鬆睫狀肌,另一個是周邊離焦,點散瞳藥水就是透過放鬆睫狀肌來達到控制近視的效果;周邊離焦則可以透過角膜塑型片與採用周邊離焦的光學鏡片。
什麼是角膜塑型片、周邊離焦鏡片?
角膜塑型片和隱形眼鏡不一樣,是讓近視患者在睡覺時配戴,利用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透過特殊的多弧逆幾何設計暫時改變角膜的弧度,使得角膜弧度中央變平坦,讓影像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面,當角膜弧度周邊塑型之後,也有周邊離焦的效果,就能使影像落在周邊視網膜上或是前方。一般於晚上睡覺時配戴8至10小時,由於角膜具有的塑性,因此大約有8至9成的人白天不用配戴眼鏡,一整天都能看得清楚。
近年來也有采用周邊離焦設計的光學鏡片,是基於遠視離焦(物像投影於視網膜之後)是誘發眼軸變長的理論,刻意將鏡片的周邊離焦落在視網膜前方,從而避免眼軸拉長的風險,以達到控制近視惡化的目的。對於不想使用散瞳藥水或是配戴角膜塑型片者,是另一個選擇。
廖昶斌提醒,高度近視會增加未來眼睛病變的機會,因此一發現近視時,趕緊控制度數才避免惡化,目前控制近視有許多方式,可以和醫師討論之後做選擇,並定期追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