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時羅素: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中剔除
(原標題:富時羅素: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中剔除)
12月22日訊,富時羅素從1月7日起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和富時中國50指數中剔除。
推薦閱讀:
富時羅素刪除8家中企股票 專家:理性應對成長的煩惱
日前,英國富時羅素母公司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發言人對外宣佈,將從相關指數中刪除8家中國公司的股票,12月21日起開始生效。
富時羅素此舉會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什麼影響?背後是什麼力量的驅使?面對國際壓力,中國金融安全如何維護?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只會產生短期和小範圍的影響
富時羅素是全球指數、數據和分析方案提供商,富時羅素國際指數是其旗下專門跟蹤全球新興市場指標的股指。該指數包含了四十多個國家的8000多隻證券,佔全球可投資證券總市值的九成多,指數產品目前已經吸引了全球超1.5萬億美元的資金。在跟蹤全球指數和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的被動基金中,40%以富時羅素指數爲基準。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朱孟楠向記者介紹,在投資理財中,投資者面臨兩種基本的投資策略: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其中被動投資策略是指以長期收益和有限管理爲出發點來購買投資品種,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成分股作爲投資的對象,不主動尋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複製指數的表現。
富時羅素刪除8家中國公司的股票,會帶來什麼影響?中國的A股市場是否也會受到牽連?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被動投資會跟隨富時羅素指數的調整買入賣出,但股票資金是相對流動的,有人被動賣出,對於另一些人則是買入機遇。因此,這8家中國企業被調出富時羅素指數,對A股的影響不大。但對於投資人來說,由於心態受到影響,這幾家中國公司的股價可能短期下跌。
“的確會產生影響,但作用非常有限。”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李富有給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納入富時羅素指數的A股納入因子爲25%,涉及1051只股票,而被富時羅素指數刪除的這8家企業,僅佔全部中國企業的0.76%。美國財務研究與分析中心ETF和共同基金研究主管託德·羅森布魯斯也表示,目前爲止,撤股對大多數美國投資者的影響似乎有限,因爲受限制的大型中國公司數量不多。
李富有還指出,這種影響只是暫時的,從長遠來看,中國經濟仍會積極向好。“縱觀世界經濟,今年只有中國經濟實現了正增長,進出口貿易也實現了長足的發展。”中國今年前11個月進出口貿易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在國際國內疫情影響下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實屬不易。隨着中國經濟的強大和人民幣呼聲的提高,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將會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掌握主動性。
“我們是輻射周邊、面向全球的,少了英國這一個指數,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說。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這將幫助中國進一步強化與地區經濟夥伴之間的聯繫,壯大中國的“朋友圈”。“零關稅”等自貿規則將使中國與其他亞太國家更密切地形成有機的地區經濟體,爲中國應對當前相對緊張的中美貿易關係提供重要的腹地支撐。此外,中國還在不斷推進與歐洲的自貿協定,同時對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持開放態度。
8家企業遭不公平對待,市場行爲被政治化
此次被刪除的8家中國企業分別爲:海康威視、中國鐵建、中國航天衛星、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和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據美國彭博社報道,截至12月4日收盤,這8家中國公司的總市值約爲143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8家企業,都曾出現在美國國防部列出的“黑名單”中。
12月8日,美國國務院官方網站發佈了其認爲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的中國公司清單。海康威視、中芯國際、華爲、中興等先前被美國商務部、國防部“拉黑”的企業全數在列,也包括此次被“退羣”的8家公司。路透社5日援引海康威視發言人的話表示,該命令的決定是“毫無根據的”,因爲該公司從未參與過軍事應用的研發工作。
此前,富時羅素曾表示正在評估證券,根據美國官員的調查結果,可能會放棄更多公司。不止富時羅素一家,美國紐約明晟指數MSCI公司也曾表示,其產品將根據美國法律“反映任何必要的變化”。MSCI發言人說,已就此尋求市場參與者的反饋意見。另外,美國納斯達克也在評估是否將指定公司從其指數中剔除,並表示可能在未來幾天宣佈。
“這幾家公司都是其所在領域裡佔據全球領先地位的公司,它們是成長性的,代表着未來的趨勢。富時羅素是逆全球化、逆全球經濟、科技發展的趨勢而行。從根本上來說,這是將市場行爲政治化的一種表現。”朱孟楠告訴記者,富時羅素此舉一方面是爲了留出給美國企業投資的空間和機會,另一方面也是在有意打壓中國經濟。脫歐對英國經濟已經產生了負面影響,英國非常需要中國及中國市場,但選擇跟風美國,對英國經濟來說並非明智選擇。
不過,此次刪除也許只是暫時的。富時羅素方面表示,在制裁解除之日起12個月後,會考慮重新將這些中國公司納入標準富時羅素指數。例如,若明年3月底之前制裁解除,那麼富時羅素會在2022年9月進行半年評估時,重新考慮將這些公司納入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
“跟風”行爲的背後是美元霸權作祟
從狙擊中興、華爲再到霸凌抖音、大疆等,近年來美國頻頻藉助其在國際金融的霸主地位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制裁。而選擇“跟風”的,不止富時羅素。前不久加拿大反對黨通過了一項針對華爲的最新動議,即在30天內全面禁止使用華爲。
“這些‘跟風’行爲的背後,是美元霸權在作祟。”朱孟楠表示,美國之所以能在國際金融方面橫行霸道,被他國所忌憚,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元“一元獨大”的特殊地位。
美元霸權到底“霸”在哪裡?
“在國際結算、國際交易、國際儲備等領域,美元的佔比都是最高的。”朱孟楠表示,作爲世界貨幣,美元是替代黃金的國際交易媒介和支付清算手段。世界貿易中,用美元計價結算的比重遠比其他貨幣要高,即便是與美國無關的國際貿易,也廣泛採用美元計價結算。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儲備平均佔比達65%以上,其中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美元佔比更高。外匯交易中,用美元交易的比重爲85%左右,有些外匯市場上美元的交易佔比甚至高達99%以上。
舉個更簡單的例子,美國在遇到債務和外貿逆差時,只需要開動印刷機印刷美元便可以解決問題,維持國民經濟的平衡。在此過程中,美國付出的是極小的印刷成本,但印刷出的美元卻與市場上的其他美元具有同樣的購買力,這就可能造成別的國家通貨膨脹。
美國享有了貨幣優勢之後,卻沒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反而憑藉美元霸權和長臂管轄,遏制他國某些重點行業和企業的發展。
具體手段包括:其一,凍結或封鎖受制裁實體在美資產,減少或停止對受制裁實體的信貸支持,限制其在美投資等;其二,禁止與受制裁實體進行過重大金融交易的非美國金融機構進入美國金融系統;其三,切斷受制裁對象的美元獲取能力和使用美元的渠道,禁止其使用美國的支付清算系統。而目前全球金融機構尚不能脫離美國支付清算體系,尤其是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聯邦儲備通信系統(Fedwire)、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等,因此金融機構往往屈服於美國的處罰以謀求和解。
“雖說美元強勢,但它的地位也不是牢不可撼的。”李富有指出,隨着歐元的出現和人民幣國際化,美元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美元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英鎊一樣,在國際經濟與金融領域的地位不斷衰退。在多極化國際化的世界經濟中,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想稱霸世界的年代將一去不復返。比如,目前伊朗已經正式以人民幣取代美元的位置,把人民幣列爲該國的主要外匯貨幣之一。
理性應對“成長的煩惱”,提升我國在世界金融領域的話語權
面對美國愈演愈烈的挑釁和打壓,中國該如何保障金融安全,進一步強化我國在世界金融領域的話語權?
“在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你黑暗,我要更光明;你保守,我要更開放。”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說。
回顧世界歷史可以發現,一個國家由大變強的過程中,往往會與守成國家發生國家利益的激烈碰撞,無一例外地會受到刻意打壓,這是必然遇到的“成長的煩惱”。李富有認爲,當前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之間出現博弈是必然的,而且這種博弈具有必然性、長期性、全面性。我們需要理性認識和全面把握,從容應對挑戰。
不難發現,美國打壓的中國企業普遍是高科技領域的佼佼者,而不懼打壓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幾天,“九章”面世,“嫦娥”落月,“人造太陽”放電,這些代表了中國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正凝聚着關注的目光。研發創新是中國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而企業的創新來源於人才的創新。“廣大企業家要有企業家精神,練好內功,培養更多高精尖人才。”朱孟楠說。
新冠疫情給中國金融帶來了衝擊,也蘊藏着機遇。疫情加速了海外資金配置中國金融資產的需求,中國金融資產的安全性、穩健性、收益性優勢凸顯出來。“過去我們認爲美元是避風港,是安全資產。但隨着美國無限的量化寬鬆,美元的信用正在下降,現在全球安全資產的數量是不足的。我認爲,中國的金額市場有條件爲全球投資者提供安全資產”,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表示,比如中國國債,站在全球範圍來看就是一個安全資產。
此外,人民幣國際化正在穩慎有序推進:新加坡金管局擬爲當地銀行提供多達250億元人民幣資金、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國際銅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上市、25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在香港成功發行……目前人民幣已經成爲全球第五大國際儲備貨幣和第六大國際支付貨幣,並形成了覆蓋香港、新加坡和倫敦的各具特色的離岸人民幣市場。
“發達的金融市場的主要特徵,就是交易成本和正式或非正式的進入障礙很低,且具備深度、廣度和恢復能力(彈性),使得幾乎所有的金融債權都可以有高效率的二級市場交易。”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指出,關於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選擇,不能爲了實現人民幣國際化而推進國內金融改革開放,而是必須以金融業的高水平開放與發展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務,不僅要降低准入門檻,更要在規則、制度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的金融業發展對標、接軌。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國際金融合作必不可少。李富有提出,以“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爲主體框架,拓展金融合作空間。遵循國際慣例和債務可持續原則,健全開放、多元、市場化投融資體系,提高“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水平。“世界經濟需要中國,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世界。無論遇到什麼困境,中國經濟浩蕩前行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
在11月美國頒佈行政令禁止美國公司及機構等購買部分中國證券後,近期標普道瓊斯、富時羅素等指數公司宣佈從其指數產品中剔除部分相關中資企業股票。
在被剔除出指數後,追隨指數的被動基金也將隨之拋售這些中資公司股票,這將使得相關公司受到外資賣出的影響。不過,分析師指出,外資在A股持股比例仍較小,實際影響有限。
多家指數公司被迫剔除中資企業
11月份,美國頒佈一項行政令阻止美國投資公司、養老基金和其他機構買賣數十家中國公司的股票,這些中國公司被美國國防部認定“得到中國軍方支持”。對此,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10日表示堅決反對,稱這是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的又一事例,此舉最終會證明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受此影響,美東時間本週三(12月9日),美國標普道瓊斯宣佈,從12月21日起將把10家中國企業移出其股票指數,這10家公司爲中國中車、中國交建、中國化學、中國核建、中國鐵建、中國建築、中國衛星、中科曙光、海康威視、中芯國際。截至週四收盤,這10家公司總市值爲2041億美元。標普道瓊斯指數還決定,自明年1月1日起將把18家中國企業的相關債券移出其固定收益指數。
截至11月底的數據顯示,標普公司最大的指數產品標普全球指數中共包括逾1.25萬家成分股公司,其中包含2009家中國公司(含港股和美股),佔總數的5.1%。
美東時間上週五(12月4日),英國指數提供商富時羅素也宣佈,將從旗下某些指數產品中移出8家中資公司的股票。這八家公司分別爲海康威視、中國鐵建、中國衛星、中國交建、中國核建、中國中車、中科曙光和中國化學。截至12月4日收盤,這8家中國公司的總市值約爲1431億美元。
上個月,摩根大通曾宣佈,正採取初步措施處理其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中受美方制裁的中國企業發行的總值超過410億美元的美元債和歐元債。截至11月30日,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債券在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JPMorgan Asia Credit Index)中佔有逾50%的份額。
MSCI和納斯達克也正在評估是否將指定公司從其指數中刪除,並可能在未來幾天內宣佈。中國股票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佔據5.16%的權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公司。該指數是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的旗艦指數,涵蓋2990家全球大中型企業,總市值爲56萬億美元。
美國財務研究與分析中心(CFRA)上市交易基金(ETF)和共同基金研究部負責人Todd Rosenbluth評價稱,到目前爲止,由於受到限制的大型中國公司數量有限,這種移除對大多數美國投資者的影響似乎有限。
以標普指數爲例,其A股成份股公司目前市值約2萬億美元,上述被移出指數的八家公司總市值佔1/10左右。據招商證券此前測算,去年9月標普指數納入1099家成份股時,被動型基金因此流入A股的資金量預計爲11億美元。若不考慮全球及A股市場這一年來漲跌影響,標普指數移除這八家公司,全球被動型指數基金因此自A股撤資規模也就1億美元左右的量級。
根據ETFdb數據顯示,目前在美上市的追蹤中國企業的指數ETF總規模近200億美元,其中MSCI中國ETF資金規模最大,達64.6億美元。標普中國BMI指數ETF規模爲17.49億美元,富時中國指數ETF(FLCH)規模爲1.01億美元。由此可見,標普中國BMI基金和富時中國指數ETF的規模相對較小,如果移除公司市值佔納入成份股的1/10左右,那麼這兩隻基金因成份股調整而調倉的規模也就1-2億美元。
由於指數型基金的投資組合調整基本跟隨指數,因此可以預見,12月21日生效前一個交易日(即12月18日)收盤前,被動型基金在這些被移除個股的調倉動作纔會體現,或會對股價形成脈衝性擾動。
主動型基金是否會跟隨拋售?
在指數剔除個股後,追隨指數的被動型基金自然也會不得不跟隨賣出。不過,對於主動型基金是否會跟隨拋售,分析師觀點不一。
三菱日聯國際資產管理公司駐東京首席基金經理Kiyoshi Ishigane認爲:“一旦被動型基金開始拋售,主動型基金也可能傾向於拋售。這些變化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生效,因此投資者可以逐步減持,但最終效果是一樣的。”
不過,也有分析師持相反觀點。
野村證券亞太區股票研究聯席主管麥卡弗蒂(JIM MCCAFFERTY)則表示:“我認爲主動型基金,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不會追隨拋售,因爲剔除中國公司這一舉動是非常政治化的。基本面分析師會更側重於從公司收入增長、盈利增長和前景方面來進行投資。”
實際上,儘管美國政府採取行政手段阻礙,但仍無法阻擋外資投資中資企業的熱情。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北向資金淨流入達到305.28億元,遠遠高於全年月平均水平。11月北上資金單月累計增持達到579.3億元,創下年內單月淨流入新高。
豐盛融資資產管理總監Alex Wong表示,儘管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公司可能遭受資金外流的困擾,但“其他中國公司,尤其是專注於國內業務的中國公司,政治風險較低。”
從近期盤面看,影響有限
在被剔除出指數後,相關中資公司將面臨外資流出的利空影響。從股價表現來看,本週部分相關公司股價出現小幅下跌,但總體並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從周線上看,被剔除出指數名單上的相關公司多數股價波動相對有限,僅中國化學A股(本週下跌超6%)、中國核建A股(本週下跌8.18%)和中科曙光(本週下跌近10%)跌幅較大。中芯國際股價不跌反漲,本週在A股上漲超5%,港股上漲超9%。
可作比較的是,本週A股標杆指數——上證指數目前累計跌幅近3%。
在週三被標普道瓊斯列入剔除名單後,海康威視週四收漲2.95%;中芯國際週四A股收漲1.08%,港股收盤微漲0.2%;中國化學週四收跌1.33%;中科曙光跌1.33%;其他股票漲跌幅均在1%以內。
“儘管外資對A股的持股比例在上升,但仍相對較小,總計只佔4-5%。”瑞銀資產管理公司駐上海的資產配置主管Max Luo表示,“我們正密切關注這些事態發展,但我們認爲這些事件不會在中國市場引發重大擔憂或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