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眼亞洲/長頸鹿的感受?! 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網路上近日盛傳一張關於長頸鹿的搞笑圖片。(圖/翻攝自臉書活動「新一代長輩line圖片設計展」)
2011年11月22日,金車教育基金會針對全臺高中和大專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國內學子對臺灣國際事務的熟悉度、最想從事的國際交流活動,以及學生們眼中的臺灣關係等面向,而根據當年那份調查顯示出,「5成學子接觸國際時信心不足,擔心語言無法溝通,而有7成學子答不出臺灣有23個邦交國,顯示臺灣學子國際觀仍待加強」。
四年後,同樣的調查、同樣的指責(?)於2015年10月6日又出現一次,金車教育基金會公佈2015年青少年國際觀調查報告,其中最受到注目的一點爲,將近七成的國內學子都回答不出,臺灣正確邦交國數量區塊(21到30個邦交國),且在許多新聞平臺上,紛紛拋出當天調查結果,以「臺灣學生64%最愛日本!但國際認識嚴重不足」或「國際觀薄弱!臺灣邦交國數量僅3成學生答對」 爲標題,最後,以臺灣人缺乏國際觀爲結論。
但這樣的結論,還真的有待商榷。
說真的,身爲非「外交系」的筆者,要我當下講出臺灣邦交國有幾個勉強還可以答對(目前爲22個邦交國),但要連名帶姓的拼出這些不離不棄邦交國的國名,還真考倒我。
別說臺灣了,就連筆者看到這新聞之後,近日詢問「他者」--數十位周邊的日、韓朋友,「你知道你們日本國家有幾個邦交國嗎?」、「你們韓國有幾個邦交國你知道嗎?」
得到的答案大多:「大概一百多個吧」
到底是一百多幾個呢?難道你們也沒有國際觀嗎?
換句話說,我們是否能夠以不知道臺灣邦交國有幾個,就能斷定,或者放大到臺灣學子沒有國際觀這一結論上呢?
▲馬總統曾訪問非洲4個邦交國拼外交。(資料圖/東森新聞)
同理可證的,難道上述這些回答一百多個的邦交國數十位日本、韓國友人,是不是也淪爲跟臺灣人一般薄弱(?)國際觀的一員呢?
與其把臺灣學子答不出來的邦交國數量,放大歸因到無國際觀;倒不如要反省的是政府的外交政策出了什麼方向?以及爲何會造成這樣的局面?或者是深入探討,什麼纔算是「真正」有國際觀的國民呢?
甚至,我們還可以反過頭來質疑,這樣問卷的內容、題目是否就真具有「國際觀」?
同時,令筆者擔心的,回答不出倒底是一百多幾個邦交國的日本、韓國友人,跟回答不出到底是二十幾個邦交國的臺灣人心態是不一樣的。前者可能是因爲邦交國太多,讓人難以記住,而後者則是因爲邦交國太少,讓人不知道是否應該記得還是不應該記住呢?但,臺灣人都知道世界上許多大國(諸如美、日、韓等國)都沒有跟我們建交。
而會造成這樣的國際局勢,纔是最主要的探討的問題吧?
誰該被做問卷?是國內學員還是有着權力、發言權的政府、公家機關人士呢?
而行筆至今,剛好讓筆者想到最近風傳的一句話,正好可以用來形容以臺灣國內學子不知道邦交國數量來指責沒有國際觀的發言,「長頸鹿的熱咖啡,在流到他的喉嚨的時候,熱咖啡早就冷掉了,你有想過這個嗎?沒有,因爲你只會想到你自己」。
但筆者好奇的是,就動物本能,長頸鹿怎麼會喝熱咖啡嗎?舌頭不會燙到嗎?
是,擬人法嗎?
那爲什麼不選用臺灣人最愛的麻辣鍋來做比喻呢?比起喝咖啡,說長頸鹿在吃麻辣鍋不是更爲逼真、更爲傳神嗎?
「長頸鹿的麻辣鍋,在火鍋料流到他的喉嚨的時候,火鍋料就已經冷掉了,你有想過這個嗎?沒有,因爲你只會想到你自己」。
荒謬吧?一點都不荒謬。
原來,一開始這隻長頸鹿就不存在,就如同認爲臺灣學子回答不出邦交國有幾個,就可以指責臺灣人沒有國際觀,是一個莫須有的指責,一個虛幻的國際觀。
▼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喝咖啡的長頸鹿。(圖/翻攝自臉書活動「新一代長輩line圖片設計展」)
●作者陳慶德,南韓國立首爾大學,西洋哲學組博士候選人,主攻「現象學」。着有熱銷《揹包韓語》、《首爾大學博士生的韓語文法筆記》(聯經)、《韓語超短句》(統一)、《韓國人入門》(五南)、《無鏡の國度—臺灣人「借」的意識》(唐山)等系列韓語、文化詮釋書籍,目前在兩岸三地已計發表文字200萬字,40本作品。常出沒《故事》、東森新聞雲【fun眼亞洲】專欄,目前沈溺於神話世界、翻譯理論分析,以及雙週星期三【再寫韓國】亞洲文化差異詮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