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中俄在行動
12月15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同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庫茹蓋托維奇・紹伊古正式簽署《關於延長2009年10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導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有效期的議定書》,同意將協定有效期延長10年。兩國國防部長併爲此專門舉行視頻會議,強調雙方將確保有效執行協議,並在此基礎上加強兩軍務實合作,進一步充實中俄兩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內涵。
中俄特殊關係的重要標誌
11年前,作爲中俄總理第十四次定期會晤的重要成果之一,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導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下稱《協定》),成爲中俄增進戰略互信的重要里程碑。該《協定》將於今年12月16日到期。兩國國防部長此次順利續簽這一重要《協定》,充分體現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國家間建立相互通報彈道導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發射機制,必須以良好的雙邊關係和高度的政治互信爲基礎。世界上大國之間建立這樣的雙邊機制並不多見。中國目前只與俄羅斯一國建立了這樣的互信機制。這一機制得以延續,既肯定了雙方過去10年履行《協定》的積極成效,也印證了中俄雙邊關係的成熟穩定和歷久彌堅。
中俄對世界的共同貢獻
中俄續簽《協定》,是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的又一實際舉措。2016年和2019年,中俄元首先後簽署並發表了《關於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關於加強當代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明確表示雙方決心深化戰略互信,加強戰略協作,堅定維護全球和地區戰略穩定,堅持共同維護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擴散和軍控領域國際機制體系。這些聲明不僅是兩國的政治宣示,而且已經轉化成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行動。
近年來,中俄兩國在不同場合、各個層級,就核、中導、反導、外空等戰略安全問題,以及朝鮮半島核問題、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化學武器爭端等熱點問題保持了密切的協調與合作,爲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與安全、支持多邊主義和軍控與防擴散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個別國家肆意渲染大國競爭、大搞單邊主義、頻頻毀約退羣的背景下,中俄續簽《協定》,爲大國增進戰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共謀和平安全作出了表率,用實際行動回答了新時代條件下如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如何共建和平與安全世界的時代之問。
中俄友好合作沒有止境
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俄關系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系列考驗,展現出強大的穩定性和持久性。中俄兩國關係的提升,中俄戰略協作的深化,既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也符合國際社會期待,順應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
習近平主席明確表示,中俄作爲全面戰略協作夥伴,密切戰略溝通合作十分必要。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說:“中俄組合堪稱最緊密、最牢固、最成熟、最穩定的一組大國關係,爲國與國之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樹立起標杆和典範。對中俄關系來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中俄合作而言,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曲。”相信中俄兩國將以續簽《協定》爲契機,進一步加強“背靠背”戰略協作,積極做維護世界和平安全的“穩定錨”,爲國際關係健康發展持續注入正能量。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7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