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非病夫 文人武將多健身之道
政大教授楊瑞鬆曾研究,「東亞病夫」一詞在近現代可說激起了中華民族的愛國心與救亡責任感,實則是恨鐵不成鋼的知識分子,將意指國家的「病夫」與中華人的身體素質作連結。大陸青年學者李開周則指出,其實古人並不「病夫」,文人武將有不少自己的養生健體之道。
李開周指出,過去形象上積弱不振的宋朝也並非全是文弱書生,如高產又高齡的陸游,一生中至少寫了2萬首詩且活到86歲,他幼時本來很瘦弱,中年後去軍營當參謀後就開始學習武藝,能拉得動兩石的強弓。
晚年陸游已拉不動弓,他的健身就改爲「長嘯」,類似吹口哨般深呼吸並吹出節奏感,一口氣至少要能吹完詞牌半闕才能叫長嘯。李開周指出,長嘯有助於增強肺活量和放鬆身心,陸游曾寫詩稱「玉函肘後了無功,每寓奇方嘯傲中」即可見一斑。
蘇東坡也是古代的健身達人,曾在給朋友程正輔的信中談到自己的運動習慣:「晨興疾趨必十里許,氣損則緩之,氣勻則振之,頭足皆熱,宣通暢適,久久行之,當自知其妙矣。」且可看出蘇東坡一面長跑,一面也是在練「氣」。
宋朝知名的武將呼延贊,在戲曲中被塑造爲「手中降魔杵,腰間破陣刀」每件都有幾十公斤重,而他的家傳健身強體之道就在於「澆冷水」。《宋史.呼延贊傳》寫道:「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長能寒而勁健」,在大雪紛飛的隆冬,呼延贊也讓兒孫們露天站着,用冷水往身上潑,成爲呼家另類的「練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