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數據開放共享空間廣闊

我國近海生物資源豐富多樣,哪些海域具備發展漁業養殖的條件,哪些海域現階段依然要以生態保護爲先?隨着我國首批《海洋數據開放共享目錄》和全國首個國家海洋大數據服務平臺(海洋雲)正式對外發布,上述關於海洋生態功能分區的疑問能夠得到輕鬆解答。

“海洋深不可測,但數據會說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數據管理中心主任楊錦坤告訴記者,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過程中,海洋數據的開放共享是增強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撐自然資源精準治理、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保障。

以海洋生態功能分區爲例,通過海洋數據開放共享製作多類型技術產品,對海水水溫、鹽度、酸鹼度、海流、營養鹽、海洋生物要素等各類數據進行採集分析,得出各區生物環境狀況與演變趨勢,能夠爲海洋漁業、海洋養殖、海上風電等產業發展提供從政策到技術的全面指導。

當前,海洋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推動海洋數據開放共享是更好激活海洋數據要素潛能的內在需要。此前,國內不乏相關涉海數據平臺,但在實現有序有效開放共享上仍有較大空間。

楊錦坤認爲,總體來看,過去主要有一些短板制約海洋數據要素潛力釋放。一是數據共享的供給保障合力不足。目前上線的海洋數據平臺不僅數據共享渠道和內容相對分散,也存在標準不統一、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導致數據的可靠性和權威性無法得到保障。二是應用場景不夠豐富,多數平臺發佈的海洋數據往往是因科研任務產生,無法與實際需要和市場需求緊密結合。

當前,海洋數據安全愈加重要,更需打造全流程安全體系。一方面,對數據本身的分類分級要進一步完善,尤其隨着數據流通交易不斷深化,要有序引導海洋數據實現市場化配置;另一方面,要彌補技術空白,加強對海洋數據的安全防護。

進一步釋放海洋數據要素潛能,需迫切提升海洋數據的先進安全合規集成與高效共享服務能力。本次發佈的《海洋數據開放共享目錄》首次整合集成了我國海洋觀測調查數據、自主研發海洋信息產品和全球海洋環境融合數據產品,內容包括海洋七大學科83類要素;國內來源數據時間範圍從1942年至今,國際數據從1662年至今;空間覆蓋我國近岸近海、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全球海域。

憑藉數據類型豐富、時空範圍廣、時效性強、成譜系化等特點,《海洋數據開放共享目錄》所有數據均經過精細化處理和深加工,更新頻率最高達到分鐘級,涵蓋標準數據集、整合數據集和統計分析、實況分析、再分析產品,以及圖集圖件和專題報告等多層級,可以面向海洋經濟發展、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教育和科學研究等領域,爲涉海部委、沿海地方、科研院校、涉海企業和社會公衆開展服務。

作爲國家級海洋數據和信息產品在線服務平臺,海洋雲實現了國家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數據在線匯聚、涉海部門海洋信息互聯互通、公益數據產品集成服務、國際海洋信息資料交換合作等功能的一站式整合。海洋雲將面向國家戰略、行業管理、經濟發展、教育科研、社會公衆和國際合作,提供海洋數據免費下載、依申請使用、在線計算分析和數據產品特色定製等服務。

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司長王華表示,《海洋數據開放共享目錄》發佈和海洋雲的上線運行,將爲全社會提供科學權威的海洋數據服務,創新海洋信息互聯互通、深度融合、智慧應用的新思路新模式。下一步,將進一步聚焦海洋數據要素保障新要求,完善海洋數據分類分級、海洋數據要素流通等規章制度與標準規範,加強安全沙箱、智能合約等新技術應用,動態更新海洋數據共享目錄和海洋雲系統功能,持續推動和加強海洋數據開放共享。(經濟日報記者 紀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