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震盪擴大... 缺船、缺櫃 航運基本面仍佳
上市運輸類股5日震盪盤整,市場傳出BDI指數下跌、萬海5月獲利下滑等亂流,造成散裝輪族羣重挫、貨櫃三雄震盪。對此,業界強調,航運業看的是全球貿易量,目前看來商品消費、原物料需求強勁,縱有運價指數回跌、塞港延誤船期,只要美、中、歐持續帶頭衝經濟,貿易活絡,長期看航運業基本面仍佳。
業者表示,運價由市場供需決定,運價、股價是兩碼子事,即使運價回跌也免緊張,目前缺船、缺櫃仍無解,新船大量投入可能要等到2023年之後,只要需求大於供給,航運族羣將受惠。
就拿BDI指數來說,雖連續四日回檔,看起來卻是整體產業結構問題,正持續調控。BDI在5日小跌61點、來到3,224點,其中海岬型船BCI指數下修161點、巴拿馬型船BPI指數下修28點,但小型船BSI、BHI指數穩住或小漲;反映在各船型日租金,海岬型船跌至27,773美元,巴拿馬型船、輕便型船跌至38,170美元、美元32,282美元,仍然守住3萬美元關卡。
針對海岬型船BCI下修,大型散裝船商認爲是短期現象,海岬型船主要載運鐵礦石,六、七成市場在亞洲,預期第三季大西洋地區進入供貨旺季,由於後者運價較高,吸引許多海岬型船前往載貨,卻不料目前出貨延遲還未爆大量,無法滿足多餘運力。此時,船東有兩個做法,一是轉而承接低運價貨物,二是以時間換運價,等待運量與運價回升,都會造成運價下修。
至於中小型散裝船,主要載運穀物、煤炭等,隨着中、美、歐解封商機釋出,目前市況看好,從老船、新船長約租金幾乎齊頭可見一斑。
除了缺櫃、塞港之外,今年缺船情況嚴重、運力明顯不足,也是造成運價上漲、船期延誤等,業界認爲缺船情況恐將延續二年。國際海事組織(IMO)6月中通過船舶效能指數(EEXI)、營運碳強度指標(CII)兩大法規細節,未符合標準的船舶將面臨強制降速,法規將於2023年開始實行,預期將加速老舊船舶汰換,拉長船舶週轉天數,市場供不應求將成爲新常態。
同樣地,近期全球塞港情況加劇,使全球原本吃緊的運力雪上加霜,萬海5月獲利較4月略降,也跟塞港造成船期延誤有關,使部分貨物裝船與營收會遞延到6月。
業界指出,隨着6月歐、美陸續解封商機出籠,第三季進入海運旺季,已帶動運價創高。上海航交所2日SCFI出口貨櫃運價指數續漲3.2%、來到3,905.14點,主要航線報價全面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