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改風氣漸沒落 外方紙恐失傳
雖然外方紙有失傳危機,但學者專家也研究,如何將它的圖案與精神,以其他方式保存。圖爲作家西川滿以失傳的外方紙「黑虎」圖案,當作書籍版權頁LOGO。(何敬堯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中元普渡是臺灣民間重要習俗之一,金紙行近來也爲普渡忙得不可開交;但事實上除大家熟悉的金銀紙、普渡旗、戲臺等商品,還有專門用來祭煞改運的「外方紙」,因傳統改運風氣逐漸消逝,學者與紙行業者擔憂,這項民俗用品恐有失傳危機。
外方紙是祭煞改運的紙錢,「外方」指的是「外來的妖神惡煞」,同時也有「在戶外燒掉的紙錢」涵意。外方紙最早可追溯至150年前的清代末期,雖然外傳外方紙共有108種,由36個天罡及72個地煞組成,但地方耆老表示,實際種類應超過108種,但大多已失傳不可考。
早年外方紙以版畫製作,古代人將畏懼的妖魔鬼怪,具象化刻畫下來,再透過印刷技術傳至今日。每一種外方紙都有其獨特的圖案,以妖神惡煞爲主,若民衆遭逢衰事或欲祈求好運,即可尋求道士協助,透過燒掉外方紙消災解厄。長期研究外方紙的奇幻文學作家何敬堯說,外方紙可謂臺灣「鬼神繪畫」的濫觴,反映古時候人們對於恐懼的想像,及如何解決的智慧。
不過,由於當前社會藉助神明改運的風氣正逐漸沒落,再加上外方紙目前主以「雲馬」、「總馬」等送神用爲主,其餘種類恐因無人使用而失傳。
比金紙還邊緣 學者搶救
家中販賣約40餘種外方紙的臺南市「榮元紙行」老闆楊太榮指出,雖然偶爾會有民衆、道士訂購,但相較以往減少許多,「甚至有廠商因不敷成本,索性不印了。」何敬堯也表示,隨政府提倡環保,降低金紙用量,比金紙還「邊緣」的外方紙,恐將更加岌岌可危。
何敬堯認爲,雖然外方紙有失傳隱憂,但仍可以透過民間學者、收藏家搶救,以其他媒介或方式保存。他舉例,日據時期的臺灣文學家西川滿,曾出版詩集《媽祖祭》,就以失傳的外方紙「黑虎」當作版權頁LOGO,即使未來外方紙將消失,它的圖案與精神,仍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