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軍委裝備發展部某基地助理工程師常文泰
原標題:少年英才逐夢軍旅路——記軍委裝備發展部某基地助理工程師常文泰
常文泰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新媒體專電(王薇)14歲踏進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校門,他是當年全校最年輕的大學生;18歲步入工作崗位,他成爲軍委裝備發展部某基地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助理工程師。如今,出生於1994年的常文泰在工作崗位上已度過了4個春秋,參與完成了8項重大科研試驗任務、3項靶場建設項目和3項課題研究工作,獲“優秀基層幹部”1次,嘉獎3次。
常文泰是山東省高唐縣人,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高中時,爸爸給他買的一套《海上軍事強國叢書》激起他極大的興趣,從軍報國的願望從此在他心裡生根發芽。
轉眼間,常文泰以高考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國防科技大學。
大三上學期,學院在全校範圍內舉辦了“機器人文化節”,展出的機器人和智能車引起了常文泰極大的興趣,他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廣泛收集相關材料,並自學了單片機開發、電路板設計等書籍,從此,無人車實驗室裡經常見到一位戴着眼鏡、身材矮小的小夥子纏在老師身邊請教問題。
半年後,常文泰報名參加了全國第六屆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先後獲得國防科技大學校賽第一名、湖南省省賽第一名、華南賽區一等獎,最終入圍全國總決賽。那段時間,常文泰吃住都在實驗室裡,常常是爲了優化一個算法、調整一個參數,一熬就是一個通宵。最終,他憑藉着過硬的實力獲得全國二等獎。
當同齡人都在積極備戰高考時,常文泰已步入工作崗位,成爲軍委裝備發展部某基地的助理工程師。
上班的第一天,他就被一本基地學術交流會論文集深深吸引了。書中既有對電子對抗理論與方法的深入研究,也有對電子對抗裝備研究前沿領域的積極探索。捧着這部凝聚着靶場人辛勤汗水的著作,他決定和許許多多基地建設者一樣,爲這份神聖的事業燃燒自己的青春夢想。
2013年初,基地接到一項緊急任務,需要開發一套軟件去西北保障某重大試驗,組長抱着鍛鍊年輕人的目的,讓常文泰加入了項目組。工作一開始,他深厚的編程功底就讓大家眼前一亮。在隨後的日子裡,他想算法、編代碼、測試優化一氣呵成,根本看不出是個剛參加工作的“菜鳥”。
工作還不到半年,常文泰就被派往西北參加在戈壁執行的試驗任務。他在這片陌生的地域一待就是半年,“青春的音符只有用責任和擔當去演繹,才能煥發出無窮的動力。”來到戈壁灘的第一個夜晚,他在日記裡默默寫下這樣的話。
時隔一年,常文泰又一次來到西北戈壁參加某型裝備試驗,此時他已是能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幹。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他鼻腔出血、嘴脣開裂、頭痛惡心,但仍堅持工作;在冰天雪地的深夜裡監督裝備研製廠家整改,他寧可自己多待上幾個小時,只爲了讓老同志能休息好;在試驗任務聯調聯試的關鍵階段,他連續幾個小時堅守在陣地上解決問題,經常錯過飯點……
一路走來,這名“90後”青年內心深處裝滿了強軍興裝的遠大抱負。“面對挑戰,吾將不辭艱辛;面對機遇,吾等不敢稍懈;面對使命,吾必不負重託。”常文泰說,“當代革命軍人就是要把人生融入到偉大的強軍事業中,才能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原標題:記軍委裝備發展部某基地助理工程師常文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