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高發,誰該吃“抗流感神藥”
日前,隨着甲流在國內高發,一些流感抗病毒藥物引發廣泛關注。
根據國家流感中心發佈的最新一期流感監測週報,目前,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以甲流爲主。在此背景下,有着“抗流感神藥”之稱的瑪巴洛沙韋供不應求,在一些地方甚至賣斷了貨。怎麼看待瑪巴洛沙韋,它真的是抗流感神藥嗎?我們該如何應對高發的流感?
瑪巴洛沙韋真的更有效?
圖/視覺中國
當下,很多人搶購瑪巴洛沙韋,或是買不到瑪巴洛沙韋,退而求其次購買奧司他韋,這是目前最主要的兩款流感抗病毒藥。兩款藥的具體機理稍有區別,奧司他韋是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也就是抑制當下甲流主要病毒株H1N1裡的N。而瑪巴沙珞韋是通過抑制流感病毒的RNA聚合酶來抑制流感病毒複製。
相較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針對發燒、疼痛等症狀的藥物,瑪巴洛沙韋、奧司他韋都是專門抑制流感病毒的藥物。奧司他韋原研藥的專利保護期已過,因此,市面上有很多仿製藥。由於瑪巴洛沙韋2021年纔在中國獲批上市,屬於更新的藥物,因此有觀點認爲,用這款藥效果更好。
從有效性看,與不用藥相比,奧司他韋在多個臨牀試驗裡基本是症狀緩解快1—1.5天,例如不用藥平均7天症狀緩解,用藥是6天。而瑪巴洛沙韋的有效性從臨牀試驗看,和奧司他韋相差不多。
一項2018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臨牀試驗中,對比12歲以上感染流感的人羣用安慰劑或瑪巴洛沙韋,安慰劑組症狀開始緩解的平均時間是80小時,瑪巴洛沙韋組是54小時,即吃瑪巴洛沙韋兩天多,流感症狀可能有所改善。但較不用藥,瑪巴洛沙韋加速症狀緩解的時間爲1天左右。
同時有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兩組受試者的臨牀試驗裡,兩款藥的表現也相近。2020年發表於《兒科傳染病雜誌》的一項臨牀試驗中,5—12歲的百餘名兒童流感患者中使用兩種藥,症狀開始緩解的時間,瑪巴洛沙韋組平均爲138小時,奧司他韋組爲126小時。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抑制病毒的抗病毒藥都要用在早期,一般建議是有症狀48小時內用,再晚因爲病毒已大量複製,此時再去抑制病毒作用不大。
耐藥問題不可忽視
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都屬於安全性較好的藥物,常見副作用均爲腹瀉、嘔吐、噁心、頭疼等。如果細究,奧司他韋的臨牀試驗裡,腹瀉、嘔吐在用藥組的比例高於對照組,瑪巴洛沙韋的臨牀試驗裡,用藥組和對照組差不多。少數對比兩款藥的臨牀試驗裡,也觀察到瑪巴洛沙韋的常見不良反應更少一點。從整體上來看,兩款藥的安全性都不錯。
這兩款藥的作用機理不同意味着流感病毒如果對它們產生耐藥,相應的耐藥突變會不一樣,這對於公共衛生有着重要意義。瑪巴洛沙韋的優勢在於給藥方便,但耐藥問題不可忽視。
兩款藥最大的區別在用藥頻率上,奧司他韋治療流感是每天吃兩次,吃5天,瑪巴洛沙韋只要吃一次就好。適用人羣上,奧司他韋因爲歷史久,積累數據多。就奧司他韋而言,FDA批准的最低使用年齡可以到兩週的小嬰兒;而瑪巴洛沙韋2018年才獲得FDA批准,目前,中美兩國都是批准用於5歲以上流感治療。孕婦用藥目前只有奧司他韋獲批,瑪巴洛沙韋無論中美都不推薦用於孕婦。
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也都在暴露後預防的臨牀試驗裡取得了陽性結果。但要注意,儘管美國批准瑪巴洛沙韋用於5歲以上的流感預防適應症,中國目前只批准奧司他韋用於預防。
兩款藥都屬於處方藥,理論上應是確診流感後,找醫生拿到處方再去拿藥使用。如今,這兩款藥在網絡上熱銷,可能指向處方管理不嚴的濫用風險。濫用抗病毒藥有和濫用抗生素一樣的風險:耐藥。而且,目前有證據表明,瑪巴洛沙韋耐藥風險比奧司他韋高一些,像瑪巴洛沙韋III期臨牀試驗裡,發現約10%的人出現耐藥突變。最早大量使用瑪巴洛沙韋抗流感的國家日本,近年來的一些研究也發現,使用瑪巴洛沙韋后,出現耐藥病毒株的比例不可忽視。2018/2019流感季,當地瑪巴洛沙韋耐藥株比例達4.5%,兒童中,耐藥威脅可能更突出。爲此,日本兒科協會推薦12歲以上人羣才使用瑪巴洛沙韋。
如果說瑪巴洛沙韋的潛在耐藥風險大,那麼根據病毒株監測,奧司他韋已有少量耐藥株混跡在流感中。國家流感中心發佈的2025年第1期《流感監測週報》顯示,耐藥性監測方面,2024年4月1日以來,有51株A(H1N1)pdm09亞型流感毒株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接近上一年同期的13倍。奧司他韋是一款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流感毒株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敏感性降低,意味着該藥的療效受到影響。
國家疾控中心隗合江等人在2024年11月《病毒學報》發表的文章顯示,“A(H1N1)pdm09 亞型流感病毒對NAI(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耐藥比例,一直高於其他季節性流感病毒”。
“抗流感神藥”到底誰該吃?
如今,甲流高發的態勢下,流感抗病毒藥物到底誰該吃?
首先,流感的重症威脅主要集中在5歲以下幼兒、65歲以上老人、孕婦以及有基礎疾病的人,對於一般健康的年輕人,接種過流感疫苗後,即使得流感,出現嚴重健康隱患的可能性也非常低。無論是瑪巴洛沙韋還是奧司他韋,作用無非是讓症狀緩解早1天左右。
當然,對於流感重症風險高的人,兩款抗病毒藥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爲即使打了疫苗,感染後其轉爲重症的風險還是不可忽視,感染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進一步降低重症、死亡風險,即高風險人羣有必要用,低風險人羣沒必要。
特別是考慮到濫用瑪巴洛沙韋可能導致耐藥,若確實是高危人羣,用這款藥有明確的健康收益,風險可以承擔,但若不是高危人羣,吃這款藥會增加耐藥病毒株出現的危險,到時候再得病,反而沒藥可用。
總之,真不是哪款藥越貴、越緊俏就越好。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內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一直不理想,當下,接種率爲4%—5%,遠沒有覆蓋重點高危人羣。在考慮其他如抗病毒藥等流感應對措施前,我們應先考慮如何讓更多人接種流感疫苗。
對於打了流感疫苗的健康年輕人,萬一“中招”甲流了,最好的“朋友”可能還是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這些便宜的症狀緩解藥物。
(作者系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遺傳學博士,目前從事新藥研發)
作者:周葉斌
編輯:杜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