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旋風,吹倒表演文化大樹?
從10歲在北投溫泉鄉的那卡西走唱,江蕙見證臺灣表演文化的萌芽。在那時,音樂非隨手可得,得守於收音機旁等待,偶而傳來鍾愛歌曲,像夢中情人忽然立眼前。若想聽指定歌曲,得到那卡西點唱,當歌聲起共鳴,臺上臺下常熱唱一片。
直到江蕙今年告別演唱會,滄海桑田說不盡變遷。要什麼歌曲、聽誰唱歌,在電腦前點鍵盤,隨呼隨到。可很多人在電腦前,卻越聽越乏味,於是冒着寒風漏夜排隊,想聽江蕙現場唱。
40年前的臺灣,江蕙再紅,只能唱給上百人聽;40年後,大型舞臺配搭巨型音響,可上萬人同歡。40年前,江蕙的一場秀,工作人員騎摩托車沿街貼海報,知道的仍有限;40年後,江蕙在記者會哽咽話別,訊息滲透電視、報紙、臉書、推特,化成漏夜搶票的人潮。
臺灣人的音樂熱,隨媒體渲染,爲少數巨星送暖,像極了數年前臺灣瘋王建民。當初許多球迷守電視看他爭冠大聯盟,不再看次一級的本土職棒,甚至連家鄉小學棒球隊出征,也乏人關心,直到臺灣之光受傷隕落,赫然驚見臺灣棒球文化,因少人關心而云散。
因此,若您買不到江蕙的票,也彆強求,因爲將目光聚焦於一輪明月,反讓繁星被冷落而黯淡。況且買到票,在上萬人中遙望舞臺,又能見得到江蕙的顰笑或淚光嗎?若帶着望遠鏡去朝聖,或看轉播的大熒幕,豈非像在家看youtube?
當然,很多人認爲不一樣,因爲現場有羣衆的熱度,像將當年那卡西臺上臺下的熱唱,放大成百倍。可這放大版也失真,也許氣氛較像選舉大型造勢,在口號與吶喊中催出激情,而非小衆的單純感動。
人類最真的表演經驗,還是臺上看得到臺下表情,臺下看得到臺上眼神的兩方交流。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沒有媒體的大衆傳播,沒有大型音響來放大樂器或人聲,每場表演都是小衆互動,卻在溫馨氛圍中,孕育出貝多芬、莫札特、莎士比亞等傑出藝術家。
因此買不到票,就不必趕熱潮。去年,我在北投藝術季,於溫泉博物館旁的小表演臺,參與人聲傳唱活動,感受小人物傳唱的熱情,至今仍烙印記憶。試想,當初若無人在臺下,對在那卡西走唱的江蕙、於西餐廳演唱的鄧麗君,合掌鼓熱烈聲響,她們能一階階往上爬,變成超級巨星嗎?
所以,漏夜排隊買巨星的票,甚至長途跋涉坐車看錶演,會不會太追星?不如就花點時間與金錢,支持在地藝文活動吧!
●作者路仁教授,銘傳大學專任副教授,報紙專欄作家、教育電臺每早新聞分析,也歡迎進個人網站交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