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出口結構變化 浮現警訊

進出口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年來在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以及地緣政治衝擊下,臺灣出口結構也產生「地區分散化,產業集中化」的現象,相關影響值得注意。

由於美國維持中國大陸301懲罰性關稅,中國對美國出口下滑;其次由於臺灣在大陸投資銳減,也連帶拆解以往臺灣-大陸-美國的三角貿易關係。另外,在大陸內需市場成長放緩下,也影響到臺灣對大陸出口。綜合上述各項因素,臺灣對大陸出口(包括由香港轉口)佔臺灣總出口比重,由2018年的41.3%,降低到2023年的35.2%,今年上半年又減少至31.2%。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不僅是比重下降,過去幾年出口金額也小幅衰退,顯示臺灣對大陸貿易依賴度減低。

臺美直接貿易重要性則大增,臺灣對美國出口佔總出口比重,由2018年的11.8%,增加到2023年的17.6%,今年上半年更達到23.2%。

另外,在東協經濟成長,以及東協外人投資增加下,帶動臺灣對東協出口,臺灣對東協出口佔總出口比重由2018年的17.4%,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18.8%。

臺灣出口已由原先高度集中於中國大陸,逐漸轉變爲以中國、美國及東協三市場爲主;在今年上半年,美國已經取代東協,成爲臺灣第二大出口市場。預估未來美國新政府不會撤除對中國301關稅,甚至還會加碼,並實施更多限制措施下,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比重可能還會下降,與美國及東協差距可望繼續縮小。

對中國大陸出口比重下降,有助於降低風險;然而中國大陸仍是臺灣主要貿易順差來源,2023年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達805億美元,幾乎與臺灣貿易總順差相當。雖然臺灣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各方有不同的解讀,但是大陸市場對於臺灣仍是相當重要。

臺灣出囗在產業則呈現兩極化的發展,在2014年年,傳統產業出口佔臺灣總出口約六成,資通訊及電子則爲四成。之後差距迅速縮小,再加上半導體需求大增,以及AI應用的興起,臺灣的生產及出口更加依賴資通訊及電子產業。

在2020年資通訊及電子產業佔臺灣總出口比重首次突破五成,超過傳統產業;在2023年更已超過六成,僅僅十年比重出現反轉,而且差距還在持續擴大。

特別是在臺灣經濟成長下,大多數傳統產業,例如石化、機械、紡織,以及食品業等,出口呈現衰退。臺灣的貿易餘額在扣除半導體後更由順差轉爲逆差,顯示我國的貿易結構已出現失衡,除了資通訊電子產業一枝獨秀,其他產業出口相對不振。

傳統產業出口表現不佳,主要是因爲面臨不少瓶頸。在內部無法與資通訊產業競逐人才、土地等關鍵資源,而使成長受阻。對外由於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興起,憑藉其成本優勢下大規模生產,使得臺灣傳產競爭壓力大增。

另外傳統產業中不乏高關稅產品,在欠缺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加持,不利於與其他國家競爭。此反映在近年來傳統產業中非零關稅項目出口,普遍不及零關稅項目,在幾個大型FTA生效後更會擴大此差距。由於臺灣在短期內FTA很難有重大突破;再加上各國也在積極建構強化供應鏈韌性協定,臺灣也不易切入,因此難以扭轉出口劣勢。

展望未來,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中國大陸持續以出口舒緩其過剩產能,以及自主化生產政策下,傳統產業面臨更嚴峻的國際環境,政府應積極協助傳統產業脫離困境。不過目前產業政策的重點,無論是五大信賴產業的規劃,綠能產業的推動,產創條例的挹注,甚至「境外關內」的機制,傳統產業均不在主要光譜中。政府不能坐視此趨勢,而應投入更多資源於傳統產業,以解決產業兩極化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