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急難愁盼”問題 北京二中院推便民舉措
6月30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舉辦了“我爲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情況新聞發佈會。
會上,北京市二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畢東麗首先就上半年相關工作情況作了整體通報。據介紹,經過探索實踐,北京市二中院不斷總結經驗,初步形成了便民利民11項舉措機制。
畢東麗從持續提升訴訟服務質量、聚焦主業爲民辦實事、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爲民辦實事三方面作了闡述。
在持續提升訴訟服務質量方面,畢東麗提到“提前半小時開門”、“三站一橋”擦亮訴訟服務窗口名片、持續推進律師辦公室運轉。
據瞭解,“提前半小時開門”是南門安檢通道每天提前半小時開門,可減少羣衆在“風雨曬”環境下院外等候時間。此外,在服務大廳內設置導訴臺,專崗專人爲當事人答疑解惑,提供幫助。
“三站一橋”擦亮訴訟服務窗口名片則爲集約化運營“卷宗移送-集約送達-鑑定評估”三大服務,助力縮短案件審理時長。每月發佈“接訴即答”“接單即辦”工作情況通報,通過量化分析訴求類型、涉及到的審判部門和審判環節等,精準發現問題,確保羣衆訴求事事有迴應,件件有結果。
持續推進律師辦公室運轉,包括堅持每天開放律師辦公室,先後在律師辦公室配備沙發、辦公桌椅、多媒體電子屏等設施設備,充分便利律師參加訴訟。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我爲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情況新聞發佈會。彭寧鈴 攝
在聚焦主業爲民辦實事方面,北京二中院採取青年幹警下基層,零距離服務羣衆;“全鏈條”下鄉解紛普法,服務法治鄉村建設;建立“三橫三縱”機制,爲家事在線庭審賦能;實行“五全”調解機制,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智慧聯動”,推動執行質效全面提升。
從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爲民辦實事來說,則包括確立“臺賬式”問需機制、實踐“菜單式”精準普法機制、探索“2+1”訴源治理新模式。
爲了探索從源頭上化解物業糾紛,實現深度參與物業糾紛訴源治理,北京二中院民二庭庭長鄒治介紹,民二庭主要從問診基層社區和聯動行政機關兩方面採取措施。
鄒治指出,在對接社區時,深入社區開展交流座談,面向社區形成和出具研究建議,面向居民,則開展了“雙報到”法制宣傳活動。在聯動政府方面,實現長效化治理,多名法官應邀擔任市住建委物業專班專家成員,還與市住建委就物業管理問題進行聯合調研,開展平臺式聯動,就具體案件召開聯席會議。
“下一步,我院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既立足眼前,解決羣衆‘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又着眼長遠,健全完善提升審執工作質效、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畢東麗表示。(彭寧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