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蓉:工業化住宅說不定明年就破產
本站房產訊 說起怎麼賣房、互聯網+,大家都神采飛揚,但一說到具體的技術、住宅工業化,則是訴苦聲多於歡樂聲。這是博鰲論壇上一個有趣的反差。
7月19日下午的“房地產企業產品迭代與升級”分論壇上,嘉賓的對話環節堪稱悲壯!不信?嘉賓中有人直言擔心自己做住宅工業化明年就倒閉,還有人爲廉價的設計費訴苦起來……
住宅工業化,一個悲壯的行業?
李海蓉(鎮江威信廣廈模塊住宅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我是第二次參加博鰲論壇,不知道明年還會不會在這兒,因爲我在做工業化住宅,這是一個很悲壯的行業,說不定明年就破產了。工業化走了這麼多年很尷尬,有兩個原因,第一點,技術這個瓶頸必須要解決;第二,商業模式是最核心的。我理想中的房子是這樣的:首先可以個性化定製私宅;二是有衆籌平臺,我不用把錢給別人一波一波地賺;三是最直接、最大規模、最便宜的集中採購平臺,可以看到住宅在工業化平臺上每個生產過程、每個工期、每個品質檢驗報告;四是物業管理;最後是以房養老。
李煥端(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兼研發設計中心總經理、廣東博意建築設計院院長):爲什麼這麼悲觀?碧桂園非常看好住宅產業化。我們去年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團隊,還成立了標準化研究所,準備在3萬畝的馬來西亞森林項目做產業化試點,包括鋁合金模板橡膠外牆、PC內牆等等。我覺得前景非常廣闊。
徐豔君(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南設計中心設計總監):我本人在加拿大多倫多生活工作了十幾年,設計公司一直都實行住宅標準化,這在國外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技術和一個發展方向,值得國內學習和發展。
樑斌(綠地集團廣東房地產事業部機電總監):一廂情願做標準化的住宅產品是賣不動的,因爲客戶需求很多樣。綠地的住宅產品標準化只是形成大的框架,比如一個售價區間內,裝修成本、建築成本、外立面結構材料標準化,不做細化,從而形成一些穩定的產品系列。綠地的寫字樓標準化則得心應手些,因爲了解客戶需求,我們在提高盈利模式和客戶感受方面,進行了一些標準化管理。
何俊楠(僑鑫地產機電總監):定製產品讓人聯想到設計週期和施工週期延長、成本增加,而標準化、產業化和模塊式的做法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模塊化產業的前景絕不悲觀。不但建築結構可以模塊化,家居產品也可以模塊化。
姜立新(恆大建築設計院暖通總工):恆大老闆的理念是,標準化可以降低成本,加塊建設速度批量生產。恆大在南方、北方、華中、華北、華南的標準有所不同,包括設備,空調、採暖和自動化都根據各地用戶的需求、愛好、生活習慣而有所不同。恆大的標準化工作經過了到5年到8年的推廣和適用,效果比較明顯。
莊孟瀚(臺灣知名地產房市專家):標準化可以從SOP的角度探討,部分可以標準化,但相對而言,房地產的差異化趨勢會越明顯。
設計費太低,住宅工業化做不起來?
卞策(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東莞分院設備總工):“並”要求在設計階段把各個管線併成新的,將來安裝時不打架,能控制層高,是個好東西。但是現在房地產項目設計費很低,公建30元/平,住宅18元/平。香港、澳門的並是有安裝單位來做的,收費很高。如果要做“並”,設計費一定要跟上,否則沒有積極性。
鍾海軍(合景泰富地產機電總監):我們目前做住宅項目不考慮“並”,因爲增加了設計成本。“並”主要運用在商業項目。
曾傳飛(奧園水暖設計經理):現在住宅標準化的市場競爭比較激烈,十幾元一平的設計費確實很多,但是也不得不說,以前的圖紙質量比現在確實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