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施政報告:着力改善房屋和土地供應問題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6日中午通過電視網路直播公佈「2019年施政報告」,內容涵蓋房屋土地供應、改善民生經濟發展四個方面的內容。林鄭月娥指出,房屋問題是香港社會目前面對的最嚴峻的民生問題港府將實施大幅增加過渡性房屋專案、向低收入住戶發放現金津貼、收回三類私人土地建公營房屋等措施着力改善房屋和土地供應問題。

林鄭月娥原訂16日上午赴香港立法會公佈「施政報告」,但因場內外示威不斷,因此中午12點15分改由電視和網路直播。新京報報導,林鄭月娥指出,爲緩解香港住房問題,特區政府將大幅增加過渡性房屋項目,在未來三年內,將提供1萬個單位,以紓緩居住環境惡劣和長時間輪候公屋家庭壓力。港府預留的建設費用亦由早前公佈的20億港元,相應增加至50億港元。還將繼續推出滿足青年人短暫住房需要的青年宿舍,其中兩個專案的1,760個單位將在未來兩年內落成,另外有五個項目在進行中,可提供約1,600個單位。

此外,港府將通過現金津貼的形式,爲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提供支援。另外,還建議增加領取綜援家庭的租金津貼最高金額

針對土地供應問題,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施政方針是由政府主導用地和基建的規劃,併爲確立的公共用途收回所需的私人土地。

依據香港政府「收回土地條例」以及其他適用的條例,將收回的私人土地包括三類:可能具發展潛力,但未納入新發展區或其他發展項目,大部分屬私人擁有的新界棕地;位於各區法定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已規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但因爲各種原因仍未有發展計劃,而評估後認爲適合作公營房屋發展的私人土地;位於市區並適合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的私人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