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獎鉅作 描繪名士名妓共生
劉斯奮費時16年的長篇《白門柳》,獲茅盾文學獎肯定。(CFP)
當年,歷經16載終於完成長篇小說《白門柳》後,劉斯奮呼出一口氣,立馬刻了一方印章「揮霍餘生」。既是作家,也是畫家、文學理論者的劉斯奮,對他來說,《白門柳》是圓了寫作的夢,而畫家的夢,現在正在進行。
從1981年着手進行長篇歷史小說《白門柳》三部曲的創作,1984年第一部《夕陽芳草》出版,到1997年完成第三部《雞鳴風雨》,《白門柳》好評不斷,先是在1986年獲魯迅文藝獎,1997年又獲茅盾文學獎,打破廣東文學界過去未曾有的獲獎紀錄。
動筆寫下此百萬字鉅作,劉斯奮表示,動機來自對知識分子命運的思考。他認爲知識分子作爲中華民族中最有智識的一羣,承載着民族的思想和良知,在民族浮沉、國家興亡中發揮着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知識分子作爲一個羣體也有其弱點,即對事物的認識容易理想化和簡單化,對大局利害的權衡往往不足。
《白門柳》背景時代在明末清初,劉斯奮看來是中國社會「天崩地解」的大變動時期。各種矛盾交集,衝突激烈,身處其中的人性也呈現得異常徹底。刻畫知識份子的鬥爭,劉斯奮說:「時代不同,鬥爭的目標、方式和手段自然有差別,但實質並無太大不同。」
他指出,歷史每逢轉折關頭,利和義的衝突就格外尖銳,知識分子作爲社會的良知,往往被置於浪尖,在試圖堅持正義與理想的同時,羣體中的偏激、狹隘、自私等缺點也會凸顯出來,時至今日,仍是如此。
名妓這一羣體在《白門柳》中成爲重要角色,劉斯奮表示:「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區,名士和名妓是一個錢幣的兩面,有着共生共存的關係。」此外,在古代的中國社會,婦女受三從四德的傳統禮教束縛和壓迫,文化教育、人身自由的權利都被剝奪,個性和行事也得不到彰顯。而名妓因其另類的身分,所作所爲反而顯得希罕特異。成爲中國歷史文化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
自言寫作和繪畫是他年少時的兩個夢,而圓夢有先後之分,在完成《白門柳》之後,今年劉斯奮以自畫的《白門柳》人物,進入中國美術館展出。對他而言,不同的藝術創作,彼此間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