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博弈下 臺海仍有對話可能

(圖/達志影像

1月底美國拜登政府上任後對臺灣中國政策做了多次政治宣示,北京也剛結束今年的中共中央對臺工作會議。從華府和北京的表述和行動來看,美中關係的基本調性仍然是在戰略競爭的大框架下。

筆者認爲,拜登政府不會如某些論者觀點所言背棄臺灣,未來一段時間仍是臺美實質深化雙邊關係的戰略機遇期;同時,兩岸官方也不必然對立隔絕,雙方都應超越消極的風險控制思維,尋找重建有意義對話之可能。

2月1日美國國務卿林肯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中國對美國構成的挑戰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大。」爲了因應中國的挑戰,布林肯認爲,拜登政府會「建立更強大的聯盟,投入全球事務,捍衛我們的價值觀,投資在人民身上,確保我們有完善的軍事佈局。」而且要「實際參與國際事務,在國際機構上現身,因爲當我們撤退,中國就會補進空缺,進而成爲制定規則的一方。」

美國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撰寫的〈美國如何加固亞洲秩序─恢復平衡與正統的戰略〉一文也認爲,中國在亞太日益增長的實力,以及北京更加大膽的「領土冒險主義」,讓區域更加不平衡,而川普政府忽視盟友作法讓中國更有重塑亞洲秩序的機會,因此美國有必要重新與亞洲接觸。

此外,拜登的中國政策幕僚並非如傳聞所言的一味親中。2月1日,具有美國政府背景的自由亞洲電臺報導,前AIT處長包道格認爲,杜如鬆、格維茨這些新生代外交官員雖然都是中國通,但在他們的中國經驗中「並沒有看到中國內部變得更加自由,反而是軍國主義威權主義在不斷擴張。很自然地,他們會將自己負面的經歷帶入當今的政策制定過程中。」

換句話說,拜登政府依然將中國視之爲戰略對手,而且在策略上會強化與盟邦的合作,並且在國際組織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之與中國做力量的抗衡,而美國的對臺政策也必將包裹在這樣的戰略架構下。

例如1月23日白宮發言人普萊斯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將與朋友和盟友站在一起,以促進我們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共同繁榮、安全和價值觀,其中包括加深我們與民主臺灣的聯繫。」美國會恪守《三個公報》、《臺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所概述的長期承諾。「繼續協助臺灣保持足夠的自衛能力」、「爲維護臺灣海峽及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因此筆者認爲,拜登政府不會背棄臺灣,未來一段時間仍是臺美實質深化雙邊關係的戰略機遇期。

但北京對普萊斯的呼籲並沒有正面的迴應,反而在1月23、24日連續兩天派出共28架次軍機進入臺灣西南方防空識別區;而美軍則在1月24日公佈羅斯福航母打擊羣已經進入南海執行「航行自由任務」的消息來回應共軍動作。

但我們應注意,美中的軍事叫陣並不代表立即的衝突。當前美中雙方是在互相戰略試探,測試底線尋找談判契機,因此輿論也不需要把解放軍在臺灣西南的行動無限擴大到針對臺灣。任何鼓吹臺海情勢緊張的風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無濟於事。建設性的作法仍然是促成兩岸政府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與交流

拜登政府向來強調溝通談判,美中競爭雖然是進行式,但雙方都在嘗試尋找對話的可能;兩岸官方關係緊張,但又何嘗不可創新思維?

或許北京因爲美中爭端未決,故而採取底線思維處理兩岸關係,但這種消極作爲加上軍事施壓完全無助於兩岸民心相向,只是越推越遠。華盛頓多次呼籲北京「停止對臺灣施壓並且與臺灣民選代表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蔡英文總統也屢次歡迎兩岸官方交流。1月24日《旺報》也在社評呼籲「北京必須要跨出這一步,和臺灣所有人、所有立場的羣體打交道。」期待北京展開雙臂與臺灣政府開展各種有意義的對話交流。

(作者爲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