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市總體規劃獲批 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這一全新表述,對南昌來說,無疑是又一次擂鼓催徵。12月5日,《南昌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獲國務院批覆,南昌作爲江西省省會,城市定位再升級,功能更強、分量更重。
放眼未來,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對南昌有哪些影響?本報特邀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盧小祁進行解讀。
文/倫藝菲 本報全媒體記者李巧
城市定位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通過梳理對比可以發現,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中,南昌擁有3個頭銜——“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其中,相比《南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新增了“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這一定位。
交通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和重要支撐,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作用。南昌地處長江橫軸與京九發展軸交會處,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
在盧小祁看來,把“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這一定位賦予南昌,是深入實施省會引領戰略的需要,是引領全省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上善作爲的現實需要,是建設高水平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需要。“南昌作爲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要求南昌更好地發揮區位優勢,來支撐高質量發展。”
“現代化的立體交通體系對於拓展江西交通運輸格局、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加快對接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有着重要現實意義。南昌作爲江西的省會城市,提升南昌在全國的交通樞紐地位,能更好地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交通運輸保障,帶動全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盧小祁說。
盧小祁提出,南昌作爲省會城市,是江西的核心和龍頭,也是協調全省經濟發展的總引擎。將南昌打造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不僅能爲南昌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還將助力南昌釋放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
此外,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是全國第三個、中部首個國家級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也是江西省第二個覆蓋全省範圍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國家戰略,南昌作爲江西的四大開放門戶之一,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可以更好地降低南昌全社會物流費用,支持南昌產品走出去,提升承接境內外產業集羣轉移能力,引領全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發展方向
“發揮區域先進製造業基地等功能”
在功能定位方面,新一輪規劃開篇提出,要“發揮區域先進製造業基地等功能”這一發展方向。盧小祁認爲,南昌應聚焦打造國際先進製造業集聚區,進一步提升製造業的競爭力水平。
加快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鏈,不斷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傳統產業附加值。加快推動製造業企業“觸網上雲用數賦智”,探索形成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南昌模式”。
鼓勵品牌製造企業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鼓勵企業通過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分銷中心、海外倉、展示中心等形式,構建跨境產業鏈,發展貿易新業態,提升國際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鼓勵優勢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建廠、承攬工程及參與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積極推動南昌優勢產業輸出,促進優勢產業境外集聚發展。
在優化格局方面,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提出,“加快構建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城鎮體系,提升中心城區服務能級,推動江西贛江新區(南昌部分)與中心城區城市功能互補,強化市域城鎮間的協調聯動。”
盧小祁建議,強化南昌都市圈內教育、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合作,持續推進南昌都市圈內公共服務同城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優勢資源互通互補、共建共享。建成適度超前、現代化、立體式的省會中心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城市輕軌、公交等基礎設施向周邊的豐城、樟樹、高安、奉新、靖安縣、餘干縣等縣(市)覆蓋。加快建設都市圈內數字化功能平臺,推進圈內公共資源信息共享,暢通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保等公共服務向周邊地區延伸的渠道,擴大南昌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區位優勢
在長江中游城市羣中率先獲批覆
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是南昌市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是國家對南昌市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南昌全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
今年以來,國務院陸續批覆了重慶、天津、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瀋陽、大連、濟南、青島、南寧、寧波、秦皇島、海口、南昌、蘭州、呼和浩特這18個城市的國土空間規劃,分別賦予了不同的城市定位。
目前,在長江中游城市羣中,南昌率先獲批2035版城市總體規劃,那麼如何更好地發揮這一區位優勢?
盧小祁認爲,一方面,應利用好區位優勢,持續暢通對外開放合作通道,降低產品走出去的物流成本,夯實產業經濟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利用好南昌的文化、生態等資源優勢,打造宜居城市。例如,加大力度改善城中村居住環境,補充完善其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設施;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水、電、氣、熱、信等各類老化管線改造工作,增設養老托育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有效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提升南昌市民的幸福指數;以一流的環境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來昌創新創業,提升南昌城市發展活力和吸引力。
同時,不斷完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規劃佈局。在各工業園區、開發區積極引入更多的高端產業項目,促進人才、資本、技術等資源要素聚集,合理佈局生產性服務業和文體科創類項目,強化各類生活設施配套,滿足產業工人生活需求,實現產城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