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9次流產命運 她靠這方法終於成功懷孕
逆轉9次流產命運,38歲的她靠新方法,終於成功懷孕。(示意圖/Shutterstock 非新聞當事人)
「第1次,懷孕9周,胚胎心跳停了,我想着要努力生回來;第2次是沒有胚胎的『空包彈』;一直試到第6次,胚胎有心跳,感覺好像成功了,但無預警心跳又沒了,這次我終於哭了......」爲了給兒子添伴,從自然懷孕到人工受孕,黃小姐歷經9次流產,往自己肚皮扎的針超過200多支,直到第10次終於「革命成功」,現已懷孕20周。
38歲的黃小姐其實已經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但5歲的兒子懂事以來常抱着她哭,說想要弟弟妹妹陪他玩,所以黃小姐和先生一直想再生第二胎。
無奈第二胎沒那麼順利,反覆流產9次,從長期施打排卵針,到每天吞下20幾顆藥物,5年來花費近百萬元,仍找不到懷孕失敗原因。「看遍各大婦產科,也看過免疫科、不孕症門診,很多醫生都說這是機率,只是我失敗比較多次。」
「我是怎麼了,爲什麼都沒成功?」黃小姐挫折、傷心,雖然大部分醫生都說是機率問題,但她沒有放棄,後來找到新光醫院生殖團隊、婦產科主治醫師李毅評,運用「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技術,在胚胎着牀的「良辰吉時」植入胚胎,一次就讓她成功懷孕,目前已懷孕20周,且毫無先兆性流產跡象。
李毅評表示,習慣性流產確實愈來愈常見,胚胎問題還是主因,佔一半以上,而高齡也是影響胚胎健康的原因之一;免疫問題則佔1成左右,是因自身抗體攻擊胚胎導致流產;其次還有內膜問題、夫妻染色體異常等,都是常見原因。
「黃小姐年紀不大,胚胎也滿多,沒道理不成功,所以我一直覺得不是機率就能解釋。38歲植入胚胎的成功率至少要有4成左右。」李毅評說,黃小姐做過胚胎切片,結果都正常;免疫療法也試過,抗體指數也不高,推測應該也不是免疫問題引起反覆流產。
逐一排除各種可能性之後,李毅評根據黃小姐多次着牀失敗的經驗,建議她接受新型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經microRNA(微小核糖核酸)生物標記檢定,發現黃小姐着牀期偏移,比一般人延後了24小時,導致過去的胚胎無法在理想的時間點着牀,而在調整植入時間後,一次就成功懷胎。
造成反覆流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是「着牀窗期偏移」,也就是子宮內膜並非處在接受胚胎的最佳狀態。(示意圖/Shutterstock)
李毅評解釋,「子宮內膜容受性」是指子宮內膜接受胚胎着牀的狀態,子宮內膜在每個月經週期,只有一段特殊時期才具有接受胚胎着牀的能力,這個時期稱作「着牀窗期」。
一般女性的着牀窗期大約在月經第19~21天,但每個女性還是會有自己特有的着牀窗期。而且子宮內膜隨着年齡增長,容易導致着牀窗期偏移,可能提前,也可能延後。大約3成女性有着牀窗期偏移的現象。
●若想知道子宮內膜容受性的狀態,檢測方法主要有3種:
1.超音波:可以觀察子宮內膜厚度與狀態,但結果可能受操作技術影響。
2.病理切片:藉由病理切片確認內膜是否處於分泌期,但判讀可能受經驗影響。
3.基因檢測:利用生物標記來看基因表現,精準推測子宮是否處於着牀窗期。這次黃小姐使用的檢測技術,就是利用偵測與子宮內膜容受性相關的miRNA生物標記,來分析子宮內膜容受性的狀態,判斷現正處於着牀基因哪一個階段,再回推大約幾個小時後纔是最理想的着牀時間。
想知道子宮內膜容受性的狀態、是否適合胚胎着牀,可以透過超音波、病理切片及基因檢測得知。(示意圖/Shutterstock)
李毅評表示,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是使用很細的吸管,在超音波導引之下,深入子宮腔內,取出約1cc內膜組織進行化驗。由於需要的檢體量很少,對於子宮內膜較薄、反覆流產的女性,能減少對內膜的傷害。
●2情形適合接受檢測 搭配胚胎切片成功率達8成
由於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可以找出較適合胚胎植入的黃金窗期,量身訂做進行個人化胚胎植入,因此能提高懷孕率,降低流產率,而且只需要做1次,費用約4萬元。如果能合併胚胎切片和內膜檢查,成功率可達8成左右。
但李毅評說,不一定每個人都需要做這項檢測,2種情況下比較建議接受檢測:
1.反覆着牀失敗:個案胚胎正常,年紀也沒有很大,卻找不到着牀失敗的原因。
2.年紀大,胚胎少:當女性年紀大,胚胎少,植入機會相對較少時,應把握每一次植入的機會,這時也建議做檢測,找到最佳植入時機。
黃小姐坦言,在李醫師協助之下、聽到成功懷孕時,當下只開心1秒,因爲之前有過懷孕5周、8周、9周等就胎停的經驗,「不敢開心太久。」直到最近才告訴兒子不久將迎來妹妹,兒子現在也會抱着她的肚子,對着腹中的妹妹說話。
但一路走來,這麼辛苦,先生有安慰或勸她放棄嗎?「沒有,因爲他知道我想做(人工生殖),就陪着我一起繼續努力。」她說,對於許多像她這樣多次嘗試懷孕而失敗的人來說,「其實不希望聽到別人對我說『沒關係』、『加油』,我們要的只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