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後返大陸 地雷挑戰仍在
大陸各地臺商紛紛以禮品、獎金,鼓勵員工就地過年。圖爲企業「就地過年」的員工(右)在領取春節慰問品。(新華社)
新冠肺炎疫情兩岸再起、隔離政策趨嚴,大陸臺商也推出各項措施鼓勵臺幹留在大陸過年,例如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不完全統計就有57家臺企發放約5250萬元(人民幣,下同),做爲春節禮包、開工紅包與津貼等;也有臺商早早提前因應臺幹返鄉過年的機票、隔離酒店等費用。只是面對過年返臺臺幹變少,有些人1年多未曾回家,節後恐持續面對返鄉人力緊缺潮。
東莞臺商陳廠長說,「因爲疫情關係,公司臺幹過去一年返臺假變得較特殊,一年可往返兩趟,單趟往返大概42至45天,包括返臺隔離14天、中間休息約14天、返陸隔離14天,一年返臺假90天以內都算公司的消耗假,往返機票、隔離食宿費用以及薪水一定會付。」
但陳廠長表示,隔離期間,經副理級或部門主管每日還是要上公司網站進行線上籤核辦公,每個公司對臺幹返臺規畫很不同,其他人一趟可能時間沒那麼長,次數也不一樣,「像我們這樣(大方)的公司應該不多!」
廈門臺企建霖集團總裁陳岱樺也說,自己今年也將留守廈門與員工一起過年,公司計劃爲員工發放1000萬元的補貼。
但也有因返臺費用太高、隔離太久而放棄回臺過年的上海臺幹表示,今年選擇在大陸自己一個人過,年節期間公司有什麼需留意的會再幫忙照看。但過完年後勢必還是要抽個時間回臺灣。若隔離天數放寬最好,但如果兩岸「14+14」一直無法解除縮短的話,也只能硬着頭皮跟老闆商量了。
今年許多在大陸的臺灣人未能回臺過年,但不少超過1年以上不曾回臺,年後臺商恐需面對臺幹積假下的「臺幹返臺潮」以及延伸的人力空缺與成本問題。資深臺商說「有看到問題」,目前還在觀察過完年後,春天是否會讓疫情趨緩,坦言疫情帶來太多不確定性。
上海臺協副會長蔡世明蔡世明也舉自己爲例,雖然今年在大陸過年,但3到4月仍得回趟臺灣。他說不少在大陸的臺商臺幹,沒有回去過年原因還是隔離,單是隔離就要28天,加上過年在臺灣放假7到10天,整個時間拉的實在太長。
蔡世明更指出,臺企臺幹或許好些,同爲臺灣人的老闆可理解想回去的心情。比較擔心如果是臺灣年輕人在陸資企業工作,很難說服陸資老闆要在年後請一段這麼長的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