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回村大有可爲”(人物故事・聚焦鄉村創業)
任偉,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五工臺鎮小泉村人。2015年從北京一所大學畢業後留京工作,不久後在父親勸說下返鄉創業,流轉土地上萬畝,通過科學種植,取得可觀收益。同時爲附近農戶提供季節性就業崗位,每年支付工資約200萬元。與任偉合作的農戶,棉花畝產量提高近100公斤,實現增收。
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提出,“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
今日起,本版推出“人物故事・聚焦鄉村創業”欄目,邀請活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的人才講述自己的故事,記錄他們投身鄉村建設發展、創新模式帶動羣衆增收致富的探索,敬請關注。
創業心得
年輕人要勇於嘗試,也要理性選擇,面對未知領域時一定要做足準備再出手。我選擇創業方向時,聽取了父親的建議,選擇了農業。平時父親在很多方面也給了我支持和建議,加上自己不斷學習,才避免了盲目創業。
同時,不要以爲自己是大學生就什麼都比別人厲害,農村也有很多能人,尤其是在農業領域。從剛開始創業,我就經常向周圍經驗豐富的農戶取經,學習每個人的長處,再融會貫通總結經驗,纔有了自己一步一步的成長。
――任 偉
“小任,棉花該打藥了,你幫忙配一點吧。”“小任,我地裡該追肥了,之前訂的化肥這兩天給我送一下啊。”……坐在配送車上,任偉一邊接電話一邊做着記錄。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五工臺鎮小泉村,最近農作物長勢喜人,任偉不光要忙地裡的活,自家農資店的生意也忙得很。“一大早就出門,天快黑了才能回來,還得準備第二天要送的農資。”一邊說,任偉一邊扛起化肥裝車。返鄉5年多,這個“90後”年輕人的臉上已經褪去了青澀,更多的是與當地農民融爲一體的自然。
一個選擇
“怕什麼,種地就種地”
屋外,天已暗沉,但離任偉的下班時間還早――大學一畢業,他就進了北京一家遊戲公司當程序員,一年多下來,這種加班是常有的事。
手指在鍵盤上敲下一行代碼,放在桌上的手機響了起來,那是任偉的父親任勇從幾千裡外的五工臺鎮小泉村打來的。不用接電話,任偉便知道,話題與以往沒什麼不同,每次都是在城市和鄉村這兩個完全不同的選擇之間糾結:父母希望兒子能回到身邊,但大城市裡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年輕人一時還難以割捨。
“現在回到農村創業環境好,你要是趕上機會,也能有所作爲!”電話接通,任勇換了思路,希望兒子把眼光放長遠一點,他了解自己的兒子,在事業上還是有股拼勁的。
聽完父親對未來的想法,任偉發現,自己對家鄉的認識並不真切,“如果不是父親講,我完全不知道他種地的收入比我工資還高。”任勇那幾年承包了上千畝土地,收入一直不錯,這也是他勸兒子回來的底氣。
“要不回來跟我種地?也磨磨你的性子?”
一個晚上沒睡,把父親的話來回琢磨,任偉下定了返鄉的決心。“怕什麼,種地就種地。”任偉心裡想着,說不定我比你幹得還好!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到公司交了辭職申請,辦妥手續後揹着自己的電腦和幾件換洗衣服就回了家。
有些親戚和鄰居不太理解,“讀了十幾年書,好不容易走到大城市了,這下又一頭扎回農村了,幹着我們幹了一輩子的事情,你讀這大學有啥意思?”
聽到類似這樣的話,任偉只能笑笑:那我就用事實讓你們看看,我讀這大學有沒有意思。
一輪比試
“按我的方法種地產量就是高”
種地要等開春,學習不用等。買了書,從北京揹回來的電腦幫了任偉大忙,在北京工作時的程序、代碼換成了講授農技知識的視頻。學了幾個月,等到開春真的要種地了,任偉才發現,自己和父親之間的分歧不少。
任勇是“老把式”,一直認爲莊稼要長得好,就得捨得投入,水和肥跟上了,產量肯定不會低。任偉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即便還沒實踐過,卻也知道“適量”的道理,“不同的作物需求肯定是不同的,澆水、施肥的時機和量都要根據作物情況精準掌握。”
“那你看着辦,我不管了!”爭執的次數多了,父子倆談不攏的時候常常互相賭氣撂挑子。
“那不然我們一人管一片,按自己的方法來,最後看結果。”任偉想,還是得讓父親看到效果再說。
雖然鐵了心要幹出點成績證明自己,但任偉完全沒有實踐經驗,只知道要適量,至於這個量怎麼纔算適度,真是兩眼一抹黑。聽說兵團種植水平高,任偉一有時間就跑到附近團場,在地裡一邊看一邊聊一邊學,“人家幹活你勤快點去搭把手,聊起來了問啥都教給你。”
一邊學,一邊試,再遇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記在小本子上,抽時間跑到縣裡找農業技術員,挨個請教。實在搞不懂的,乾脆把技術員請到地裡來現場指導。
在地裡曬了一個夏天,任偉用結果證明了自己:每畝地成本比父親低近100元,但棉花產量高了30多公斤,“第一年還在摸索,產量提高雖然沒有那麼明顯,但也能說明,按我的方法種地產量就是高。”
一輪比試下來,任勇服氣了:老傳統還是比不上科學種植!從此放心地把地交給了兒子。父子倆拿出積蓄,又貸了款,通過土地流轉,把周邊上萬畝地都集中到一起,從村裡和附近團場找了二十幾個願意種地的農戶以勞動力入股。
“以前自己的地加上承包的,也有100畝,可是分了七八塊,沒法成事兒!”參與合作的農戶劉建勇眼下管理着500多畝地,連成一片,機器好進地,管理也方便。
多點開花
“把我學到的技術分享出去,一起發展”
上萬畝地要用農資,成本可不低,“要不咱開個農資店?節省成本不說,藉着配送農資能跟別人多交流學習,把我學到的技術分享出去,一起發展。”任偉和父親說了自己的想法,這次任勇一點沒異議,還拿出積蓄表示支持。
2018年5月,任偉拿到一筆創業資金,又貸了款,加上父親的支持,農資店開業了。藉着配送農資,任偉主動跑到別人的地裡交流經驗。
“魏叔,你地裡的葫蘆授粉有點問題,長了不少畸形的,這裡頭不長籽兒,你這兩天得抓緊摘掉。”路過魏忠建的地,任偉發現他種的打籽葫蘆有點不對頭,便打電話提醒他儘快處理。
在種葫蘆這事上,任偉吃過虧:第一年也發現了畸形葫蘆,但沒過幾天就長得跟正常的沒什麼差別了,他沒當回事,結果產量低於預期。第二年,他多了個心眼兒,發現畸形葫蘆後打開一看裡面是空的。這可怎麼辦?任偉找農技員、上網查資料,熬夜找辦法:摘掉畸形的,省下養分能再開花結新的葫蘆。
“好好好!”雖然嘴裡答應着,魏忠建心裡可沒當回事:年輕娃娃懂個啥!外表不好看就不長籽兒了?
第二天再次路過地裡時,發現魏忠建壓根兒沒動,任偉急了。打電話硬是把他拉到了地裡,現場摘了幾個畸形的葫蘆,打開一看,裡面果然都沒籽。魏忠建這才重視起來,花了兩天時間把畸形葫蘆都摘了,當年的產量比往年高了不少。
“還是年輕人懂科技,這幾年種地輕鬆不說,產量還高。”劉建勇等二十幾個農戶跟着任偉一起邊幹邊學,棉花種植從以前的畝產300多公斤提高到了400多公斤。而把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民,農忙時節到地裡幫忙,又添一份收入。
“農村遍地都是知識,也只有知識才能讓種地更加科學化,讓農村發展得更好。”任偉說,“我現在更加認爲,年輕人回村大有可爲,農業真的是一個有奔頭的產業,我準備紮根在農村,腳踏實地服務好‘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