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大咖說|中興通訊陳志萍:ICT品牌出海如何“擴圈”?
中新經緯1月21日電 (袁媛)隨着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中國信息通信產業已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在中國品牌出海進程中,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品牌在技術創新和行業引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爲信息與通信行業知名企業,中興通訊副總裁陳志萍對技術驅動型企業的品牌塑造路徑有深刻的體會和經驗。日前,在接受中新經緯《品牌大咖說》獨家專訪時,她表示:“科技品牌的建設不僅僅是技術實力的展示,更是企業社會責任、文化價值和人文關懷的綜合體現。”
她特別強調,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以及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下,諸如金融、醫療、教育等衆多行業都在積極藉助ICT技術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在此情形下,ICT企業的品牌建設倘若僅僅侷限於傳統的業務範疇和受衆羣體,將難以維持長期的競爭優勢。所以,如何通過“破圈”,將品牌影響力拓展至科技、財經、公衆等多元領域,實現品牌的擴展與深化,成爲當下ICT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中新經緯:在品牌形象構建過程中,To B(面向企業用戶)和To C(面向終端消費者)業務品牌是如何協同的,該如何打通兩個客戶羣的圈層?
陳志萍:企業品牌形象本是一個有機整體,科技企業更不能將科技或To B部分孤立看待。科技品牌應該成爲一個多面體,除科技元素外,還要涵蓋人文與企業文化內涵。我認爲,無論是客戶價值、行業價值還是社會價值,都需要從整體視角綜合考量,不再區分To B與To C。
例如在講述企業故事時,要全方位呈現產品方案爲客戶和行業創造的價值,以及企業對社會的積極貢獻,以此構建完整且統一的品牌形象,並在內容傳播上進行一體化規劃,確保品牌形象的連貫性與一致性。
中新經緯:當前全球傳播環境複雜多變,如何突破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圈層,確保品牌策略有效落地呢?
陳志萍:我們曾提出“多種語言,一個聲音”的品牌策略,就是爲了塑造全球統一的企業形象。這個策略要由集團確立統一品牌的願景、使命、理念、年度傳播主題等核心要素。這要求制定嚴格的內部管理規範,明確傳播紅線,確保傳播內容緊密圍繞企業核心業務與形象進行展開。例如,要規定由總部統一管理媒體觸點,規範傳播流程,保障品牌在全球傳播中的一致性與協調性。
同時,在統一主題框架下,又要鼓勵本地的傳播策略有所創新,保證實際落地。即便主題一致,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傳播形式和方式會因地制宜進行本地化適配。比如在中東非洲地區,以本地員工爲主角講述職場成長故事,展現企業僱主文化;在歐洲則由本土工程師分享職業晉升經歷。通過這些本地化故事,傳遞“共同內核”,實現全球統一主題與多元文化傳播的有機結合。
中新經緯:從品牌增值角度看,ESG是否也實現了一定的“擴圈”效應?
陳志萍:從品牌層面看,ESG已成爲品牌傳播富礦。因爲這些成果可以爲品牌贏得國際聲譽與業界認可,進一步拓寬與合作伙伴的交流話題。例如在土耳其,我們圍繞可持續發展與客戶開展了“女性ICT行業領導者訪談”。這個議題其實超出了商業合作範疇,但這樣的內容能深化品牌文化內涵與國際形象,同時拉近與客戶的關係,用適配當地的“語境”博得客戶的認可。這充分彰顯了ESG對品牌價值提升的強大助力。
中新經緯:ESG標準存在國際差異,您認爲該如何應對?這是否能在企業技術研發方面產生“突破”效應?
陳志萍:ESG標準多樣化也讓企業在對外披露展示戰略規劃和實施實踐成果上更具挑戰性,方方面面都要覆蓋到位,內容越來越多,具體體現在我們每年輸出的ESG報告越來越厚。促使企業在發展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做到與時俱進實現價值貢獻和品牌提升。
例如,在國內鄉村振興戰略中,我們的數字鄉村、科技助農等實踐雖在國際話語體系中無直接對應,但本質是履行社會責任,解決數字鴻溝問題,這促使企業在國際上備受認可。
此外,爲幫助無電地區解決網絡覆蓋難題,我們主動研發太陽能基站供電、遠程接入與衛星微波傳輸等技術,提升設備續航與覆蓋能力。這種創新其實是有公益理念在內的,但也反向提升了企業技術競爭力,實現ESG與技術創新良性互動,爲品牌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中新經緯:隨着AI(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何將這些技術融入品牌建設和ESG實踐中,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
陳志萍:在品牌建設方面,可以利用AI技術實現精準營銷與客戶服務。通過AI分析用戶數據,構建個性化用戶畫像,制定針對性的品牌推廣策略,如在社交媒體平臺精準推送符合用戶興趣的產品信息與品牌故事,提升傳播效果。
在ESG實踐中,AI可以助力能源管理優化,在數據中心等場景採用AI智能調控設備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同時,將AI技術應用於供應鏈管理,實現供應商ESG績效智能評估與風險預警,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增強品牌在綠色科技領域的引領形象,提升品牌綜合價值。
中新經緯:最終,該如何衡量品牌價值的提升效果?
陳志萍:我認爲,衡量品牌價值提升效果主要從多維度進行,市場指標方面,要關注品牌產品市場份額增長、品牌溢價能力提升;品牌認知度方面,通過全球市場調研公司定期評估品牌知名度、美譽度與忠誠度變化;在行業影響力方面,統計參與國際標準制定、行業獎項獲取、媒體曝光度與正面報道數量等。
總之,要綜合判斷品牌價值提升態勢,動態調整品牌戰略,確保品牌持續增值。(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張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