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關難過 政見變枷鎖
(圖/美聯社)
近期英國財政與政治環境的動盪,再次顯示民主政治「選舉承諾」與「現實困難」間的先天矛盾。工黨爲了向選民與市場證明有能力穩定財政,競選時端出嚴格的債務與赤字規則,強調不會透過大舉加稅或發債來支付日常開支,並喊出「債務佔GDP比率要逐年下降」的口號。
乍看之下,這是精心設計的形象宣示,試圖破除工黨「愛花錢」的刻板印象。孰料,通膨升溫、英鎊走弱、公債殖利率持續走高,現實環境迫使執政者必須增加支出以應對內外挑戰,最終陷入了「看似謹慎負責,實則左支右絀」的處境。被《經濟學人》稱作「可信度陷阱」(credibility trap),點破了英國工黨想同時滿足「表面誠信」與「實際政策需求」的矛盾。
究其根源,英國面臨的難題並非單純的政治失誤或技術性不足,而是來自財政結構與經濟週期的客觀衝擊。一方面,國際利率水準攀升,代表英國政府若持續依賴公債籌措資金,未來必須付出更高的利息成本;另一方面,英國在金融業、服務業高度集中的結構中,受脫歐後的制度障礙與國際動盪影響,經濟發展前景並不樂觀。若政府短期內過度緊縮,將導致企業投資與民間消費意願下降,並進一步抑制就業;若持續放寬財政規範,又會被質疑違背競選時的承諾,進而引發市場對其誠信及信用評級的懷疑。於是,工黨試圖「魚與熊掌兼得」,既要安撫輿論,維持緊縮承諾;又不得不加強公共支出刺激經濟,才釀成如今的苦果。
英國工黨呈現出「政治與心理」的雙重困境。政治層面,他們必須應付英國保守派與反對陣營對「大政府浪費」的指控;心理層面,英國選民和商界對工黨的「花錢習慣」尚存刻板印象,任何財政鬆綁措施都可能被放大檢驗。對工黨而言,「鐵腕財政規則」在選舉時看似聰明,符合「負責任政府」的道德期待;但執政後,經濟現實顯示公共醫療、教育、基礎建設、福利改革亟待資金挹注,否則易陷社會不滿。
當政府想要因應通膨、振興勞動市場或扶持特定產業時,就得面對「要不要增稅或舉債」的抉擇。若妥協,便被指責「違反承諾」;若堅守,則政策推行受限,拖累經濟復甦。
歸根究柢,政府能否擺脫「形式責任」的迷思,轉而追求「實質發展」的正循環,纔是英國財政大戲所能帶給臺灣最深刻的啓示。當英國執政黨爲了撕下「胡亂花錢」的標籤,而在選戰中祭出過度具體且僵化的財政目標時,最終反而成爲執政後的限制,導致目前經濟窘境。對臺灣而言,我們常見政黨爲了贏得選舉,將「財政紀律」與「社會改革」掛在嘴邊,卻忽略了這些政治承諾未來可能成爲絆腳石的事實。
英國工黨在面對內部壓力與市場質問時的掙扎,正象徵了政府與民意之間的尷尬:政策若不夠彈性,無法應對經濟動盪;政策若調整過度,又易被批評淪爲「政策反覆」。最終的解法不在於一味固守「零赤字」或「不加稅」這類口號,而是要透過審慎的制度設計、務實的民意溝通和長期財政規劃,讓社會大衆理解公共支出的必要性與稅制改革的理性原則。
這或許也是臺灣應牢記的借鏡。社會期待的是能靈活運用資源、又能讓人民有安全感的政府,而非陷於「可信度陷阱」中、因顧慮形象而阻礙了更深遠的經濟轉型與社會福祉。(作者爲英國臺灣商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