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上網時代,青少年產生社交焦慮比重增加
編者按
“我的骨髓裡有一種東西,那就是孤獨。我的心是結冰的江面,我像孤舟中的老翁,在江面上獨釣,其中的滋味,只有我自己能懂。”
這是不久前,本報中學生版收到的一位初中女生的投稿。性格內向、沉默的作者,渴望被集體接納,卻不知如何主動與同學交往。直到在一次月考中取得年級第一的成績,她才找到了這個突破口。
曾任中國心理協會副理事長的上海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盧家楣表示,青少年羣體之間的社交是人社會化的重要過程,關係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今後學業、事業發展。
本報編輯部派出記者去採訪部分中學生和相關的專家,希望能爲遇到人際交往方面壓力和困惑的中學生們提供建議,讓他們更順暢地邁出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中學生遇到了人際交往方面的壓力和困惑。
初二學生小邱注意到,身邊不少同學在線上、線下好像兩個人。高三學生平平說,有的同學現實中不太主動,但在網上會更“真實”一點,“感覺他們有自己的小圈子,QQ空間出現的評論很多都來自網友。”
高二學生世同也感覺到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大家在“二次元”裡更容易找到興趣相投的人,有的甚至光是追星的粉絲討論羣就有七八個。他覺得,網絡社交比起日常交集輕鬆很多,在社交網絡已經可以滿足社交需求的情況下,大部分人可能不願主動邁出舒適區,尤其是性格比較內向的人。“有點像惡性循環,越封閉就越找不到話題。與其難以融入,不如選擇自己一個人。”
團中央與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20年5月聯合發佈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
《報告》顯示,初中是未成年人網絡社會屬性形成的關鍵期。初中生在網上聊天、使用社交網站、逛微博、逛論壇、看新聞、購物等各類社會化活動的比例相比小學生顯著增長。如初中生上網聊天、使用社交網站查看或回覆好友狀態的比例,分別比小學生高31.5%和29.8%。
網絡社交意味着什麼?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心理教師蔡丹藝分析,網絡社交一方面能拉近人際交往的距離,尤其有利於日常生活中不善言辭的人;但人在網絡交流時難以注意到別人的感受,如果無所顧忌,還會傷害到他人。
“網絡再方便,也不能只通過網絡交流。”蔡丹藝說,網絡交流只能通過語言文字,而現實交流傳遞的情感是連貫的,話語、表情和身體語言都能傳遞情緒,“兩個好朋友坐在一起,哪怕不說話,依然感覺狀態是美好的。”
曾任中國心理協會副理事長的上海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盧家楣表示,青少年產生社交焦慮(或稱社交恐懼)可能由內部、外部多個因素導致,網絡是外部因素之一。“現在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家庭聚會時孩子們都在低頭看手機,不願意和長輩溝通,甚至吃飯還要催着。這是因爲青少年習慣於沉浸在網絡空間,不自覺地減少了實際交流的興趣,社交能力在萎縮”。
由盧家楣主編、國內百名心理學專家撰寫的《青少年心理十萬個爲什麼》就該問題給出建議:教育者要引導孩子認清網絡交友的利弊,關注孩子在現實交往中是否遇到困難。可以鼓勵孩子從簡單表達內心感受開始,試着漸漸向家人朋友敞開心扉;主動組織家庭間聚會等活動;引導孩子在旅行、興趣班、社會實踐活動中拓展交友圈。
小邱在和同學交流時驚訝地發現,有的成績非常優秀、被大家所“敬仰”的“學霸”,竟然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覺得難以融入集體,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信。“他們渴望被集體接納,卻不會跟父母或老師說,連跟同學傾訴都很少,好像只能沉浸在網絡世界或者學習的海洋中,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在心理諮詢中,蔡丹藝接觸過不少這樣的孩子。她認爲,這與孩子本身性格有關,也與家庭教育情況密不可分。“家長總是期待孩子開朗、外向,比如孩子最好從小就能主動和人打招呼。但人的性格難以徹底改頭換面,越是讓孩子做違反本性的事,孩子內心越是緊張、有壓力,或者即使勉強做了也達不到家長的要求。長此以往,孩子人際交往的自信和底氣削弱,更不容易往開朗、外向的方向發展。”
蔡丹藝說,自信是人對自己的肯定和接納,小學、初中階段的孩子,自信心建立根本上來自家庭;長大一些以後,可以通過思考自我改善。曾有位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在心理諮詢室告訴她: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彈琴、畫畫,總有別人超過我,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樣的話我只能在這裡說,如果在班上說,一定會被認爲是在“凡爾賽”式炫耀。
“有這樣的思路,就是因爲孩子從小總被父母提要求。家長也會鼓勵、肯定,但總是懸一個很高的目標,孩子永遠都達不成,需要更努力。”蔡丹藝用近期的熱門電影《你好,李煥英》打比方:女主角從小成績不好,也不漂亮,但媽媽只希望她健康、快樂、能過得好,這就是發自內心的欣賞和接納。“發自內心的悅納是很難僞裝的,而孩子往往敏感,能在父母的評價中覺察到微妙的態度不同。”
盧家楣分析,除了網絡因素,學校、家庭教育對孩子分數的過度關注、忽視社交能力培養也是導致其社交障礙的外部原因。同時,這與青少年的經歷、認知、情感等內部因素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調查顯示,社交上不愉快的經歷,往往成爲青少年社交障礙的誘因和起點;他們也因此容易在認知上產生負性思維,傾向於捕捉到他人言行舉止中的負性信息,或作出負面解釋。在情感上,有社交障礙的孩子往往自信心不足、有自卑感,或者自尊感過強。
“青少年還有一些特有的思維特點,比如總覺得別人在關注他/她,臉上長了痘痘都很緊張,這是‘聚光燈效應’;還有‘閉鎖性’,有什麼事情總是埋在心裡,或者自我強化負性情感體驗,久而久之就越來越不自信。”盧家楣說,教育者可以用一些小技巧幫助孩子培養自信,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回答有把握的簡單問題,多一些口頭鼓勵,讓孩子獲得成功體驗,並幫助他們不斷強化這種正向情感。
卸下壓力,允許自己當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
中學生應該怎樣邁出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小邱說,她嚮往的社交狀態是大家各抒己見,沒必要強行跟着某一方的思路走,平等而舒適地交流。兩位高中生分享了自己在社交中從不自信到自信的經歷,共同點是加強“鈍感力”。平平說,她曾經很擔心自己說錯話,後來讀了《被討厭的勇氣》,嘗試“假裝自己是個很自信的人”,結果真的變自信了。
世同則建議,可以在團體中試試做一些意見輸出,不必太介意別人的不同看法,“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他認爲,從習慣性附和到主動輸出意見,是一個十分有效的轉變,“比如我,一開始都是別人約着出去玩,慢慢也學會自己組織活動了,就像遊戲裡的小輔助一下子變成輸出了。”
盧家楣告訴記者,過分注意周圍人的評價,是青少年在認知方面的特點。在中學階段,孩子在意同伴的看法,甚至超過父母和老師。“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多吃一點、身體健壯一些,孩子卻追求苗條、要節食,就是因爲同伴羣體中的外貌評判標準和家長不一樣”。
盧家楣說,青少年要走出社交障礙並不困難,可以學習一些普遍性的人際交往技巧。比如,與人交談態度要大方;對他人善意的表示要積極呼應;在討論場合不要總是畏縮,找到機會就講出來,哪怕只講一小點,也會讓人印象“加分”。而教育者可以創造機會,讓孩子循序漸進地暴露在讓他們害怕的社交場合,比如讓上課發言容易緊張的孩子在課堂上講一兩句話,讓孩子跟害怕交往的人遠距離接觸,等等。
蔡丹藝提醒,青少年固然需要培養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家長、教師和社會也應該接納不同性格的人,青少年則要學會探尋內心、接納自己。“現代生活節奏快、社會競爭激烈,家長從自己的生活工作體驗出發,覺得孩子只有熱情外向才能被人看見、才能佔優勢,但其實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內向性格的人,他們內心豐富、善於思考,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
在心理諮詢中,蔡丹藝遇到不少對自己社交狀態不滿的孩子,他們人緣沒那麼好,羨慕那些落落大方、受歡迎的核心人物,嚮往受人矚目的“高光”時刻,自己的性格卻是封閉、內向的,所以總有壓力。她曾幫一位低年級孩子做沙盤演練,讓他發現自己內心真正向往的舒適狀態,其實是獨處的、安靜的,只需要一兩個朋友。
“其實,要維持有很多朋友的狀態,需要付出大量時間精力,獨處思考的時間就少了,那不一定是你內心真正向往的。要找到讓自己放鬆、舒服的狀態,允許自己在人羣中當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而不是非要當跑道上的第一名。”蔡丹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