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上最有影響的著名藝伎(圖)

君尾出身於武士家庭,因父親被仇人所殺而家道中落,不得不進入藝伎界,她經常在一個叫做“魚品”的茶屋表演。當時,幕府勢力維新派日本京都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兩派人物經常以京都的聲色場所作掩護,召開秘密會議。很多維新派的骨幹人物都是“魚品”的常客,後來在明治go-vern-ment中歷任外務、大藏大臣的井上馨就是其中之一。井上馨與君尾一見鍾情,兩人感情迅速發展,難捨難分。不久,在京都負責追捕維新志士的幕府高官島田左近也看上了君尾。在一般藝伎眼中,島田有權有勢,能夠成爲島田的妻妾真是求之不得,但君尾卻不爲所動,拒絕了島田的求婚。

當井上馨聽說了島田向君尾求婚的消息後,派人找到君尾,要求君尾爲維新大局考慮,接受島田的求婚,藉機刺探幕府的機密。君尾含淚答應了愛人的請求,嫁給了島田,靠着島田對她的寵愛,她套出了大量幕府情報。在她的幫助下,許多維新派志士得以逃脫幕府的追殺。後來,維新派武士根據她提供的情報,成功刺殺了島田,除去了維新派的心腹大患,給幕府勢力以沉重打擊。號稱“維新三傑”之一的木戶孝允(桂小五郎)也有一段和藝伎的生死戀情。木戶的妻子松子也是一位藝伎。1864年,幕府勢力大肆搜捕維新派人士,木戶孝允被迫扮成乞丐隱藏在一座橋下。每天,松子都要冒着生命危險來到橋上,然後將包有飯糰的包裹裝作無意中失落於橋下,送到木戶孝允的手中。後來,松子又多次利用藝伎館掩護丈夫,終於使他逃過了幕府的追殺,併成爲後來推翻幕府統治的領袖之一。可以說,藝伎爲日本的明治維新確實出了不少力,以至於後來有人戲稱,如果沒有藝伎,日本的歷史恐怕就要重寫了。

博主圖集推薦:京都,情迷日本藝伎

20世紀最出名的日本藝伎莫過於中村喜春了。

中村喜春1913年出生在東京,父親是當地很有名望的醫生,家境很富裕。孩童時,中村喜春就對歌劇院臺上那些穿着傳統和服、濃妝豔抹的藝伎特別着迷。她常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站在那個舞臺上。15歲那年,她不顧父母反對,投身藝伎行列。憑藉着自己的天賦和刻苦訓練,幾年後,中村喜春聲名鵲起。不但紅透日本,就連著名影星卓別林也曾慕名前來觀看她的演出。

談到二戰後的名藝伎就不能不提巖崎峰子,風靡全球的小說《藝伎回憶錄》就是以她爲原型創作的。二戰後,作爲日本文化外交的一種手段,藝伎們經常要接待外國政要。面對這些世界政壇的重量級人物,以巖崎峰子爲代表的藝伎們在想方設法討客人歡心的同時,也表現出很強的自尊心。

亂世豔魂——幾鬆

在日本的書籍上,她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被人重記;在日本的電影中,她的形象一遍又一遍被人演繹。她的美貌恰似清晨的百合待露而開,她的氣質正如臨水而照的青蓮滿含深韻,她的才藝好比翹足荷尖的蜻蜓輕巧飛舞,她的忠貞更勝纏繞磐石的蒲草,堅韌不移。她已經成爲歷史刻在日本人的心裡,她就是與維新三傑之一的木戶孝允一起被人們廣爲傳頌並封爲從四位高官的著名藝伎——幾鬆。

最後的越後藝伎——小林

“越後藝伎”是指懷抱三味線、靠沿街賣唱爲生的盲人藝人。有“雪國”之稱的日本越後地區冬季漫長寒冷,缺少娛樂項目,越後藝伎曾一度成爲當地非常興旺的民間藝術,繁盛時期曾多達500多人,其盛名也傳播到日本各地,成爲日本家喻戶曉的娛樂形式之一。而小林春就是越後藝伎中最爲有名的人。

小林春1900年出生於日本新瀉縣三條市的貧苦農家,出生後不到100天,就因爲患白內障而失明。由於家境貧寒,小林春4歲時被送去跟隨藝伎學習。她8歲出師,開始走街表演,一直堅持到1973年。

隨着戰後日本經濟的興起,越後藝伎逐漸走向衰落,很多藝人紛紛轉行,只有小林春一直堅持,成爲日本最後一名越後藝伎。她在96歲的高齡還灌製了一張名爲《越後藝伎最後的絕唱》的唱片,在日本廣爲人知。2005年4月25日凌晨2點在新瀉縣黑川村老人院由於自然衰老死亡,安然辭世,享年105歲。她的離世也宣告着“越後藝伎”時代的終結。

日本藝妓(Geisha)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妓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演奏傳統鼓樂、說唱逗樂爲生。大約1750年左右,出現了第一個女藝妓。18世紀中葉,藝妓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

在東京等關東地區稱爲“芸者(げいしゃ,Geisha)”,見習階段稱“半玉”;在京都、大阪等關西地區則稱爲“芸妓(或寫做“芸子”,皆讀做げいこ,Geiko)”,見習階段稱“舞妓(或寫做“舞子”,皆讀做まいこ,Maiko)”。而在明治時期以後,“芸妓(げいぎ,Geigi)”這種讀法越來越普遍,成爲現代標準日語讀法。

日本浮世繪中的藝妓在日語中,“妓”字保留了傳統漢語的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藝術表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者。而藝妓的“妓”是指前者,因爲藝妓在原則上是藝術表演者,並不從事性交易。但在現代漢語中,多把“妓”字直覺關聯到性交易方面,因此纔有了“藝伎”這種以避諱爲目的的現代漢語翻譯寫法。日語中的“伎”是指男性表演者,如歌舞伎,所以有人主張“藝妓”纔是正確的中文翻譯寫法,以示區別

藝妓並非妓女。藝妓(げいぎ,Geigi)是一種在日本從事表演藝術的女性。除爲客人服侍餐飲外,很大一部份是在宴席上以舞蹈、樂曲、樂器等表演助興。她們的交易是滿足男人們的夢想——享樂、浪漫和佔有慾。通常與她們交易的,都是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 在昂貴的餐廳和茶舍裡,談論生意的男人們喜歡請一位藝妓相伴,爲他們斟酒上菜,調節氣氛,而這最少也要花費1千美元。今天,仍有少數女性抱着浪漫的幻想以及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加入藝妓行業。但在過去,藝妓是一個終身職業。

藝伎並非日本特有。以“侍酒筵業歌舞”爲職業的藝伎,在歷史上本來並不是日本所特有。黃遵憲認爲藝伎“甚類唐宋官妓營妓”。中國的唐宋時代,士大夫攜妓吟唱,是當時普遍的習俗,在中國浩瀚的詩詞曲賦中,留下了不少詠唱歌姬的佳句。當時中國的官妓,以及朝鮮的妓生,和日本的藝伎都有相類之處。隨歷史的發展,只有日本的藝伎一直延續到現代。而且成爲日本傳統文化的載體,成爲了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之一。

在日本,擔任藝妓的條件非常苛刻,學藝費用高昂,並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擔的。而且學藝歷程艱辛,不是所有藝妓都能堅持的。

藝妓生涯一般到30歲完結,在30歲以後仍然繼續當藝妓的話便降級,成爲年輕貌美的名妓之陪襯。藝妓中把前輩藝妓稱爲“姐姐(お姉さん)”。

在藝妓業從藝女妓大多美豔柔情,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擅歌舞琴瑟,主業是陪客飲酒作樂。藝妓業是表演藝術,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不過,這裡麪包含着男歡女樂的成分,所以稱之爲藝妓。藝妓雅而不俗之處,不僅在於它與妓有別,而且在於它的不濫,不相識的人很難介入,大都是熟人或名士引薦。藝妓大多在藝館待客,但有時也受邀到茶館酒樓陪客作藝。行業規定,藝妓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否則,必須先引退,以保持藝妓“純潔”的形象。

儘管藝妓的服裝被歸類爲和服,但事實上卻與傳統的和服有一定的區別。傳統的和服後領很高,通常能把婦女的脖頸遮蓋得嚴嚴實實,而藝妓所穿着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並且特意向後傾斜,讓藝妓的脖頸全部外露。

博主圖集推薦:京都,情迷日本藝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