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夏日的煙火 原來都是Made in China?
文/特約撰述 福澤喬
用三個關鍵字形容日本的夏天,「煙火」、「浴衣」以及「廟會」。尤其是「煙火」就是日本的夏日風情詩,每年沒有看到煙火,夏天就好像沒有來過。16世紀初日本引進火藥,戰國火槍隊成了羣雄最重要的武力。直到進入承平時期的江戶時代,火藥才從戰鬥功能轉換成了娛樂功能,這也形成了現在每年盛大的隅田川花火祭。
最早江戶時代只有一家稱爲「鍵屋」的煙火作坊,職人們把火藥分成不同的種類,透過不同層次的裝載放進球型的紙製容器裡,理論上球型容器越大,越能夠表現出來煙火的豐富以及可看性。做出一個10號煙火球,(直徑大約28公分)是手工職人有沒有能力自立門戶的條件。當年「鍵屋」的老師傅彌兵衛也是這樣考覈弟子,後來彌兵衛的左右手一個叫做清七的人,從鍵屋獨立出來自立門戶成立「玉屋」煙火工坊,從此每年夏天江戶民衆最大的娛樂就是7月底看「鍵屋」與「玉屋」的煙火對戰。
這個傳統延續了數百年,到了近代日本的煙火業界也開始專業分工,有專門生產煙火的作坊以及專門施放煙火的公司。
▼ 日本環球影城天使的奇蹟Ⅲ~The Voice an Angel~」音樂光雕煙火表演。(圖/日本環球影城提供)
35年前,日本全國煙火業鼎盛時期總共有415家,其中生產與施放的公司大概是各佔一半。但是今年6月底,日本全國煙火廠商只剩下324家,減少的這100家業者幾乎都是製作煙火的手工作坊。同時日本的煙火產值也從2005年的20億日圓,衰退到現在的9.8億日圓。除了少子化造成煙火產業的萎縮之外,現代人環境意識的擡頭,想要隨意施放煙火甚至仙女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現在煙火業者的主要客戶,幾乎都是各地的地方政府,這些自治單位以發展觀光爲前提,把煙火當成吸引觀光客的手段,這也解釋了爲什麼負責施放煙火的公司還可以穩定成長。
可是爲什麼手工煙火的工坊會一家一家的關門?主要除了要成爲一個好的煙火師並不容易,再加上法律規定這些煙火工坊必須要騰出一大片空地,預防萬一發生爆炸,可以將人員財物損失降到最低,只是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在成本、人力的考量之下,日本四號(直徑11.5公分)以下的煙火,幾乎都來自中國生產。
中國產的煙火不論在數量以及價格上,早已經超越日本,日本的煙火業者早也認清這個事實, 只好在品質上尋求突破。日本東北的煙火重鎮「秋田大仙市」,就有業者成立了一家專門製造傳統和式煙火的「花火創造企業」,他們同時連結了市政府的觀光以及地方經濟部門,提出了每個月舉辦煙火祭,每年吸引250萬的觀光客,同時創造出2,000個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