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拔毛的經濟學

(圖/本報系資料照)

提起「殺豬拔毛」,老一輩想到的可能是很多老榮民身上的文字刺青「殺朱拔毛」,那是在國共內戰的氛圍下,用諧音表達出對於朱德與毛澤東的敵視。(1930年代,朱德在中共黨內的排名是在毛澤東之前)。後來兩岸融冰,老榮民可以回家探親,那些刺青還曾經造成不少困擾。

年輕人理解的殺豬拔毛,從文字來看來理解,當然不會錯,確實就是殺了豬、要拔毛,但是背後其實大有玄機。

殺豬當然要拔毛,這是因爲豬毛難以下口。有句名言說:「死豬不怕開水燙。」,反映的其實是殺豬拔毛的進行程序。豬隻屠宰之後,再用滾水燙過,方便進行初步除毛,這時豬隻早就已經死透了,當然不怕開水燙,燙死豬的目的就是方便拔毛。

但是拔毛可不是那麼簡單而已,其中還牽涉武器經濟學。這是因爲豬鬃是清理炮筒的重要材料,一度更是輝煌的產業。

豬隻全身都有毛,但豬鬃只是豬頸背部生長的剛毛,以前可以拿來製作牙刷、鞋刷、梳子等各種生活用品。早在清朝後期,中國大陸的豬鬃加工製品就出口世界各地。1920年代,更出現了號稱「豬鬃大王」的古耕虞,獨佔中國對美國的豬鬃出口。

臺灣也曾經有豬鬃加工產業,當時多數的屠宰場用開水燙過死豬之後,豬毛都當成廢棄物直接隨着污水流入排水溝。但是就有頭腦動得快的商人,從污水中撈取豬毛,挑出豬鬃,用手工方式清洗分類,再按照豬鬃的長短,分類販售給加工廠。

豬鬃的撈取與分類販售,是一門辛苦的工作。一來,早期豬隻屠宰廠的規模多數不大,?落的豬毛豬鬃也少,蒐集的小業者必須召集工人到處去趕場,每到一地,先找簡陋工寮,可住也可動工。二來,傳統豬隻的屠宰,內臟與血盡出、屎尿齊下,怵目驚心;等滾水一燙,豬毛豬鬃脫落,一同落入溝渠,再流入排水溝,工人在溝渠與排水溝撈取的過程,必然充滿惡臭,清洗後的捆綁成束,則要靠工人用雙手綁緊,甚至用牙齒去咬緊綁繩,以免豬鬃掉落。有些工人爲了趕工太過認真,後來竟因此而牙齒鬆脫,必須戴假牙,得不償失,但是那時懊悔也來不及了。

1980年代,中國大陸豬鬃加工產業在改革開放之後迅速崛起,再集中大量出口,豬鬃因此被稱爲「軟黃金」、「黑金」。

在此同時,臺灣的豬鬃加工產業則因爲利潤有限,漸漸消失,在臺灣已經絕跡大概40年了。從此以後,臺灣屠宰廠的豬毛豬鬃,絕大多數就當成垃圾處理,初期是清潔隊,後來由廢棄物清理公司處理,養豬協會也會收集當成肥料。

尼龍產品出現之後,豬鬃的功能被取代,如今只有炮筒刷子、高級梳子等還是使用豬鬃,但規模遠遠不如以往,多數地方的養豬場都已經沒人收集豬鬃了。

(作者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小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