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陸科技落地應用 兩岸合作機遇
旺報社評
北京公佈最新外貿統計資料,2024年大陸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兆元人民幣,出口帶動下全年GDP成長可望達到5%的目標。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7%,佔出口總值的59.4%,其中固然有臺資企業的貢獻,但大陸機電產業快速發展亦不可忽視。
兩岸產業趨向競爭
隨着大陸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持續攀升,兩岸產業分工也由最初的垂直分工(產業上下游關係),轉向垂直分工、水平分工與競爭並存的新局。在鋼鐵、石化、太陽能面板、汽車零組件等領域,競爭已大於合作,兩岸機電及半導體高科技產業,遲早將進入全面競爭時代。
自2022年起臺灣對大陸出口依賴度出現下滑趨勢,2024年更跌至30.8%,主要受中美戰略博弈及兩岸關係惡化等因素影響,意味兩岸經濟合作的空間正在縮小。
若放遠來看,在AI、物聯網、大數據、5G等新科技快速進步,第4次產業革命逼近情勢下,新的產業機遇使得兩岸經濟仍具有互補性。臺海風高浪急嚴峻情勢下,兩岸更應努力恢復經濟連結,擴展經濟合作空間,爲兩岸關係築底壓艙。
據大陸方面統計,2024年兩岸貿易總額爲2929.71億美元,同比增長9.4%,高於大陸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爲5%)。2024年大陸新設臺資企業7941家,同比增長1.6%,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資訊服務及軟體等領域。市場不會說謊,在美國與大陸「脫鉤斷鏈」、兩岸經貿往來政策緊縮下,兩岸經濟仍有7成的互補性。
上週舉行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大陸方面有1500家企業參展,幾乎全面涵蓋消費電子領域應用端。既有智慧眼鏡、智慧家居、智慧機器人等硬體,也有辦公、翻譯對話虛擬人等智慧服務。小鵬的飛行汽車、聯想的卷軸屏筆記型電腦,引領性的突破令人矚目。充分顯示大陸企業在消費電子產品方面,強大的應用落地和產品開發能力。
在電子產業領域,美國在算力、性能等底層技術具有優勢,臺灣在先進製造能力上領先,大陸則在應用落地方面具有優勢。大陸的優勢不僅在研發水準,也得益於龐大的市場需求、豐富的應用場景。
大陸數位化可借鑑
應用落地對研發、對高投資的科技產業來說極爲重要,愈貼近市場的應用,代表愈高的市場轉化率、愈快的資金回收。這一點在大陸外貿資料上得到證明,2024年大陸電動汽車、3D印表機、工業機器人出口額分別成長13.1%、32.8%、45.2%。
數位革命爲兩岸帶來的合作新機遇,不僅在於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同樣有合作的機遇。數位技術的發展將帶動顛覆性的產業革命,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均將產生深刻的變革。農業、交通、紡織業、建築業、製造業等幾乎所有行業,都將面臨數位化、AI化的轉型衝擊。大陸海量資料資源及豐富應用場景,有利於臺企、臺商推動傳統產業升級。
智慧農業已成兩岸重要合作領域,兩岸智慧農業合作不僅限於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也擴展到山東、河南、四川等農業大省。明基醫院在大陸探索「智慧醫院」,在診療、管理、服務多方面推動智慧化升級,爲大陸醫療界的數位化轉型提供寶貴經驗。過去一年,臺灣許多知名人士赴大陸,紛紛到大型企業參觀數位化成果,足見大陸數位化成就深植臺灣人心。
隨着川普上任總統展開第二任期,兩岸經濟、科技合作風險可能增加。兩岸應從政策、法律等多個層面爲兩岸經貿降低障礙,創造兩岸更多的合作機會,尤其在科技產業應用端,雙方可善用優勢地位打造新的合作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