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無密可察的達姆彈──打破china的故宮之3(郭冠英)

(圖:郭冠英提供)

(圖:中央社;郭冠英提供)

張大春致吳密察揭帖:

「欲深論故宮破毀文物,實不可能。蓋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國之不國,乃並恥俱不可得矣。

吾友鬆平德仁曰:『此事若出於日本,或恐有人將自戕焉。』

噫!其言也善。人莫有不愛其生者,以生固有所值。一人之生,與夫三、五百載之瓷碗相較,孰爲貴重?自吾而言,固以人爲貴。然人生之所貴,貴在有恥;無恥則與土石無別,而必賤於瓷碗矣。」

批評吳密察對國寶、國史毀壞扭曲的歷史學者,都說更嚴重的是,他還封存文物與文件,不準看。

歷史學者王立本說:

「臺大歷史系的學長形容蜜茶先生:人到哪裡,就破壞到哪裡。

過去他在國史館的時候,做法與現在於故宮完全一樣。就是帶着一羣他自己的機要、特助,完全取代原先的專業人員,一羣人就鎖在小閣樓裡面,天天搞各種小活動,把整個單位的效率與倫理全部整掉。

比糟蹋專業更致命的是他所到之處,不是檔案從此關閉不開放,就是下落不明,再要不然就是遭到一些刪改。今天,則是文物受到嚴重損毀,或者疑似被調包,這纔是他殺傷力最大的地方。

到底是在保護這些歷史資產,還是負責摧毀消滅?相信大家一看就知道。所到之處,不堪聞問,全都弄成一場浩劫。」

這就好像這個月大肆宣傳的反中電影《流麻溝十五號》一樣。在今年馬場町紀念會上,經過那段歲月,97歲的彭金木喊出:「我們應該把哀痛化爲愛國熱血的力量,爲祖國和平統一發聲,堅決反對『臺獨』。」

這種話,媒體絕不報,介紹電影也絕對把這段消音,真相全衝下流麻溝。

吳密察在史學研究中,絕對看過這種話、這種精神,但他的任務,就是憑他學術權威,來指出哪段話不合時宜,不「愛臺灣」,要刪去、抹掉、封存。封多少年?由國家安全部會勘決定。

趙慶雲在「苦勞網」寫的「《流麻溝十五號》一文說:

「此片之所以如此平庸無聊,關鍵的原因也就在它把精彩的歷史都剪光光了。

它拍出了被放逐到綠島上的男男女女,他們的不知所措、無奈、悲情和憤怒,卻沒有拍出這些「思想犯」的思想,沒有拍出他們的思想如何凝結成立場,而這樣的立場又如何昇華爲信仰。

解嚴 35 年後,我們在《流麻溝十五號》中,再次看到了國民黨戒嚴令的後果,以及民進黨「抗中保臺」的接棒,也就是將共產黨與共產主義視爲禁忌,將曾投身此集體改造事業的人們淨化爲一個個無辜、懵懂無知的個體,進而將這段歷史用於打造「臺灣主體性」的政治工程。

當死者傅如芝變成片中的嚴水霞,臺灣的白色恐怖敘事也將最難消化的 1950 年代政治犯成功整合進去,和《返校》等作品一同建構了一個平行時空的「白色恐怖」元宇宙。」

這就如吳密察2017年在國史館發掘出的那顆達姆彈,本來是美國臺獨教父葛超智(George H. Kerr)察覺到的,吳密察說是平亂的21師打的,打了幾十萬發,只找到一顆,打在本大書裡。

就像《微光》、《斯卡羅》、《返校》、《流麻溝》,這種「紙風車」式的文青感人影視作品不斷推出,歷史小菜也不斷上。每到228都會密查一些檔案,找到新的證據,證明中國人是如何的殘殺臺灣人,不但用鐵絲穿掌,還裂體吊樹….。不過都是用槍打,倒沒說有刀砍的。

其實這種真相,在1992年郝柏村當政時,就叫內政部長吳伯雄大致查清楚了,政府的調查報告也出了,後來還有18本的檔案彙編,詳細到陳儀處決後的遺物的處理,鋼筆衣物記錄都有。但國史館從張炎憲就是不信檔案,真相還是每年在找。這種不死心,吳密察蕭歸曹隨。

2002年張炎憲在《228檔案彙編》的序言說:「現在所謂「暴動」、「叛亂分子」、「暴徒」則成爲時代的反諷,另一價值觀的詮釋原點。

二二八受難者及其家屬和社會大衆所渴望的追查元兇,發掘歷史真相,也許在這些擋案中無法得到滿意答案,但..事件的元兇與歷史真相早已呼之欲出。只是找不到白紙黑字的原始證據而已。

二二八事件的調查研究......,從八堵、基隆、雲林、嘉義、臺北、新竹到中彰投,我與同伴們深入基層民間社會逐一訪查,......多一份瞭解,纔有可能多一份瞭解臺灣人民內心深沉的感受,以及五十多年來潛藏在臺灣社會底層的問題。」

吳密察繼承張炎憲的遺志,一直在做這認知戰,今年發起衝鋒點又回到八堵,炸彈就由總統蔡英文引爆,說在基隆當時殺死了2000人。但還沒查到達姆彈。

九合一選舉過後,這個數字可能會酌減一點。

【未完待續,郭冠英專欄每週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