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上海公報50年:變遷中的美國「一中政策」(黃介正)
右圖爲《上海公報》簽署地—上海錦江小禮堂,左圖爲周恩來與尼克森在此發表的老照片。(新華社資料照片)
1個月前,美國「公共廣播電臺」(NPR)記者來電,訪談我對尼克森總統50年前訪問北京的印象與當時臺北的氣氛。我很客氣地告訴他,當時只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爲了忠於訪問者的需要,儘量不摻入學者研究的心得判斷,說明依稀記得的當時觀感。
那時我們的總統是蔣中正,兩國有正式邦交,簽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在臺灣有美軍協防司令部及美軍顧問團,而美國總統竟然跑到「共匪」那邊去把酒言歡,雖然年紀太小,還是有被出賣背叛的感覺。
在美蘇冷戰處於高峰階段,中蘇共關係演成邊境交火,尼克森和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出手挪動「大棋盤」,和北京展開「關係正常化」,拉出「戰略三角」關係,號稱「改變世界的一週」。
在中國大陸仍高唱「打倒美帝反蘇修」的時候,毛澤東和周恩來掌握美國意圖,安排人民解放軍軍樂隊演奏尼克森最喜愛的美國樂曲,發動北京數十萬居民掃雪清道,順利讓他登上八達嶺長城,同樣是高段的戰略棋手。
在維持與中華民國正式邦交的條件下,卻要達成一個出訪中國大陸必須有的成果,從出訪前到北京,再轉到杭州以至上海,美國國務院與白宮官員在反覆爭論中完成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份外交文件《上海公報》。
《上海公報》是當今「一法、三公報、六項保證」所合成美國「一箇中國政策」的發源,是美國首次以正式文件「認知」(acknowledge)「臺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爲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同時影響我國對外與兩岸關係半個世紀的重大節點。
雖然50年前的國際關係與當前局勢截然不同,檢視《上海公報》的文字,以及後續有關美國官方文件、政府聲明、國內立法,仍可篩檢出華府對於海峽兩岸容有政策的寬緊良惡,但基本原則並未偏移。
首先,美國認知中國的完整性,也符合兩岸的兩部憲法對領土主權的定位。其次,美國對陸與對臺的兩組雙邊交往,都堅持和平解決分歧的前提認知。再次,美國對於兩岸政治關係的終局安排,並沒有預設立場也沒有主導意圖。
半個世紀過去了,北京已從滿城盡是自行車,邁向貿易與軍事大國。美國卻從原本的敲門者,變成連教師爺都當不成的境地。華盛頓與北京之間實力對比變化的事實至少會導引出兩個關鍵思考:一、美國的「一中政策」將否有變?二、兩岸是否急於走向終局?
數十年的實踐中,美國的「一中政策」並非僵化,實際給予行政部門相當的裁量。在過去美國係爲本身利益調節兩岸政策,以達到某種支撐「三角關係」的效果。然而今後是否會在其趨向「二元對抗」的印太戰略演進中,轉而企圖把「一面倒向美國」的臺灣抽離中國,將隔海分治的兩岸,推向「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根本性轉變,仍有待審慎推敲。
更值得海峽兩岸注意的是,美國雖逐漸瀰漫「防中」或「反中」的政策菁英圈「共識」,但內部政治環境卻是一個形同「撕裂」的美國,而華府在對兩岸政策上也有「衝撞」與「護欄」的分歧。川普與拜登的兩個國安團隊成員們,對於「一中政策」的思維詮釋、政策施爲、甚至選舉操作,就存在很大的差異。
如果美國的「一中政策」正邁向檢討或實踐的十字路口,並有可能直接影響兩岸的政治關係與臺海的和平穩定,北京和臺北是否預估可能的衝擊力道?各自有無主動避險的想法與策略?或是雙方覺得有必要對此進行某種形式的意見交換?又或是各自被動應付?
美中的強權爭霸會至少周旋30年,兩岸需不需要在當下,被美國導引或自願加快兩岸政治分歧終局解決的時程表,就要看海峽兩岸的智慧與默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