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環評案攻防白熱化 工商團體、環團隔空駁火

環境部將於17日審查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劃(四接)環評案,各方攻防白熱化。聯合報系資料照

環境部將於17日審查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劃(四接)環評案,各方攻防白熱化。基隆在地六大工商團體昨(13)日首度出面力挺四接開發,同一時間,環保團體則赴基隆市政府陳情,表達反對意見,工商界、環團隔空駁火。

基隆市府強調會重視各方民意,兼顧環境與經濟發展立場,把關四接建設。

四接環評至今已召開五次初審會議,前次審查已是2023年5月,時程延宕許久,17日重燃環評戰火,各方意見昨日正面對決,也讓四接環評大戰趨向白熱化。

基隆在地六大工商團體昨日召開記者會,首度表態力挺,並強調產業界最重視供電穩定,點出四大理由支持四接,包括環評若沒過將續用燃油機組、AI產業亟需用電、電廠「油改氣」減少空污及碳排、臺電已縮小填海造地面積。

昨日出席記者會的工商界人士包含中華民國廠商聯合總會副總會長魏雅庵、基隆市商業總會理事長鄭錦洲、基隆市大武崙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陳麗香、基隆區漁會理事長簡建輝和總幹事陳文欽、臺船工會前理事長藍許清等人。

魏雅庵強調,隨着AI時代來臨,足夠且穩定供電是關鍵,並強調晶片大廠輝達有意在北部設立臺灣總部,若臺灣要維持國際競爭力,協和電廠將扮演重要角色。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等公民團體代表強調,四接影響基隆港經濟發展,犧牲基隆海洋永續發展,呼籲基隆市長謝國樑兌現市長選前承諾,守護基隆港及海洋。

臺電董事長曾文生日前受訪表示,近年北部除役機組較多,北東電網大部分電力都靠外援,且新電網建設不易,若無法及時新增電源,導致電網不平衡,北東電網恐面臨供電不足風險,盼環評早日通過。

協和電廠2024年除役後,只剩花蓮和平電廠130萬瓩自主供電能力,臺電因此提出「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劃」,因應臺北東區門戶(南港地區)、大內科、大汐止經貿園區、北北基周遭科技與新創園區等未來用電成長,北東電網預計2025年用電成長至600萬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