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臺灣金融業的機會與挑戰
近來中國大陸政府扮演的角色已逐漸轉變中,對市場不做過多幹預,開放某些金融商品,逐步放寬人民幣匯價及利率幅度,雖是臺資銀行的大好商機,卻也必須注意可能的風險。
【文/張晉源】
同樣一塊錢可以有不同意義。把錢放銀行裡面,我們不承擔風險,但這一塊錢不會創造任何就業機會,我們稱它爲「資金」。當銀行把這一塊錢借貸出去,幫助民衆創業,資金就變成爲「資本」。資本承擔風險,創造就業機會,透過銀行的運作,錢的本質改變,從資金轉化爲資本,可以發揮更大的功能。
但資金如何轉換成資本?最主要是銀行借貸,有資金的人透過銀行交給需要資本的人,賺取利息報酬,銀行將承擔這個風險,存錢者間接提供給借錢者,因此是一種間接金融。至於存的錢到哪裡去了?不知道也不在乎,只在意銀行的利息有沒有進來,需要用錢時,錢還在不在?
間接金融的發展,促進經濟成長,這點無庸置疑。但是這個發展是透過槓桿操作形成的,如果發展不受制約,也有後遺症。舉個極端的例子,假如A炸雞店自有資金1,000萬元,生意做得很成功,決定全臺複製一百家分店,每一家店需要100萬元資本,總共向銀行借1億元。突然之間假油事件發生,生意急轉直下,每一家賠了10萬元,虧損雖然是暫時的,可是A的自有資金賠光,只能宣佈倒閉。這一倒閉會使銀行損失幾千萬元,100家分店關門,銀行可能還撐得住;如果是1萬家,銀行可能就撐不住,可能發生銀行倒閉事件,造成系統性風險。所以當間接金融的槓桿拉得很大,銀行的系統風險加大,經濟狀況也變得敏感而不可預測。
假如A炸雞店採取不同的方式,自有資金一樣1,000萬元,可是100家的分店都找當地的人出資90萬元,由A負責管理。這時假油事件導致每一家分店損失10萬元,並不會導致A炸雞店倒閉。這種由資金擁有者直接轉成資本承擔風險的形式是直接金融。
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都是將資金轉換成爲資本的重要機制,資金轉換爲資本的效果愈好,金融效率愈佳,經濟發展更穩健。影響資本轉換效率的原因很多,經濟金融政策設計與執行效能、金融產業成熟度,甚至人民信心等都有影響。
中國三大現象 值得關注
但是發展如偏向間接金融過多,同樣的商業損失在間接金融過度發展的情況下,會造成崩潰式的災難,甚至銀行倒閉,但在直接金融適度發展的情況下卻不會造成崩潰式的災難。這就是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的差異,雖然都是把資金轉換成資本,但兩者的穩定度不一樣。
現象一是經濟發展相對依賴間接金融,直接金融相對不足。中國大陸在這幾年透過國有銀行間接金融發展很龐大,除了商業銀行,還有相對不受規範的影子銀行氾濫,間接金融遠大過於直接金融,有諸多系統性風險的隱憂。
現象二是中小企業借不到錢,產生就業、家計問題。中國大陸主要以國有銀行爲主,如果放款給國有企業發生倒閉,這是政府的責任,所以銀行傾向放款給大型國有企業,而非資本額小的中小企業。這是中小企業貸不到錢的第一個原因,爲責任歸屬問題。
第二個原因是承作中小企業放款的作業成本高。貸款給大型國有企業金額高,馬上就有大筆利息進帳,放貸給一般老百姓金額小,銀行要到猴年馬月纔有同樣收入?所以資源自然都集中在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或一般家庭很難借到錢,只好找地下錢莊、小貸公司等。這樣很多問題都浮現,也形成一定的就業壓力,因爲中小企業所創造的就業人口遠大於大型企業,臺灣也是如此,過去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主要靠投資拉動,也就是靠企業蓋廠房、投資設備等資本支出來維持成長。現在則希望透過消費來刺激內需、拉動經濟,但金融資源沒有分配下去,這個願望就很難達成。
現象三是臺商出走,創造出另一批競爭者。1990年後,臺商大量涌入中國大陸,帶來海外市場及生產管理技術是不可否認的,也把一些企業家打拚精神引入中國大陸,對於近代經濟轉型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是很多中小型臺商面臨中國大陸工資上漲,銀行融資困難,無法上市,被迫南進。如果大批臺商出走,會在東協製造一批競爭者,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間接金融導向直接金融
以上三個現象,有哪些解決方法?答案是要想辦法把間接金融導向直接金融,直接金融是一個風險較小的大商機。直接金融有兩種形式,一是股權,二是債權。在股權裡又分爲新創、未上市、興櫃、上櫃、上市及美國存託憑證(ADR)、海外存託憑證(GDR)等。債權有公司債、可轉債、商業本票(CP)等。
●張晉源現職:永豐金控策略長、財務長兼發言人經歷:大華證券資深副總及董事、大華期貨董事長、KGI Securities(韓國)董事長兼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