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製造業轉型有困難?勤業衆信管理顧問:已有低稅負優勢

勤業衆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協理林茵薇指出,臺灣企業稅率負擔較其他國家低。(圖/勤業衆信提供)記者林昱均/臺北報導臺灣企業界面臨5缺問題,不少學者表示轉型、邁入低耗能製程纔是根本之道。勤業衆信7日也舉辦「智慧製造國際論壇-臺灣產業如何邁向智機化研討會,勤業衆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協理林茵薇表示,臺灣企業稅率負擔較其他國家低、也有較多高等教育人才、便利地緣位置,都是已有的轉型優勢

爲解決產業界缺地問題,立院日前三讀通過產創條例,未來可將各大廠已購得的工業區閒置土地條件的強制拍賣。行政院長賴清德指出,目前產業需求580公頃土地,估計2年內政府全面盤點出約604公頃土地、提供產業需求。

不過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日前受訪時則表示,處理5缺問題要非常小心,因爲光是去年外籍工作者人數就從60萬成長到65萬多,年增率高達8%,但GDP成長僅2%,可見很多企業即使給了他土地、勞工、電、水、人才後,其經濟效益仍不明顯。他認爲,5+2政策可以促進產業轉型、因此是首先推動的目標,否則以後等到產值追不上先進國家智慧製造工廠勞力成本無法壓低時就來不及了。

對於轉型的難度,勤業衆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協理林茵薇則比較臺灣、日本中國大陸的智慧製造發展進程,她表示目前臺、日、中各自面臨轉型危機,但臺灣企業有低稅負、多人才、好位置的優勢,因此首要的不該是一味參考半導體業的智慧製造成功經驗,而是要訂定清楚的願景與短中長期目標,並投入部分研發成本與時程打造處適合自身的「智慧製造」產線

而許多媒體或社會輿論指出智慧製造已取代多少技術員或是基層人員,林茵薇認爲,短期內智慧製造不會取代人力,反而可充分優化人力資源並提升利潤率,但管理策略與新科技的導入必須並重,過於保守將可能大幅落後領先者。▼近年來陸續有工廠嘗試用智慧製造,圖爲紡織工廠智慧製程。(圖/記者林昱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