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華故鄉光明行(行天下)

陶 青  王 儉繪

江陰風光。  來自網絡

陳冰栩在爲二胡學生授課。  張君益

我一向以爲,江陰這地方是稱得上“神奇”這兩個字的,這神奇首先就在它獨特的精氣神上。江陰“南人北相”,既有南國之秀,又有北地之雄,如此地域文化薰陶下生長的人物,必也是雄秀兼備、別具氣象。天華之於二胡,便是個活生生的事例。

想來大家都有所瞭解,過去社會上看待二胡,只能簡單伴奏,自娛自樂,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江陰人劉天華因緣而生、敢爲人先,對二胡的型制、材質、製作工藝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改革,並大膽借鑑小提琴演奏技巧,豐富創新了二胡的演奏技法,從此以後,現代二胡華麗蛻變,蔚成大觀,一躍成爲民族樂器的代表。

在現代二胡脫胎換骨的發展歷程中,可以說,劉天華厥功至偉。他是現代二胡的奠基人,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劉天華與他的老師周少梅,彷彿二胡的雙子星座,將江陰的藝術天空照耀得璀璨奪目、一片輝煌。

走在江陰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這裡無所不在的天華身影。

繞過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的“劉氏三傑”故居,你會邂逅正在凝神撫琴的天華塑像,塑像不遠處,便是以培養天華傳人爲宗旨的天華藝術學校;穿過民樂街坊和民樂主題公園,一擡頭,你又來到了天華文化中心,綿延數百米的主體結構脊線猶如流動的旋律,光明塔、音樂柱、樂譜臺、琵琶湖一座座建築就像凝固着的迷人的音符,它們情言聲義、抑揚頓挫,默默向世人傾訴着心中的喜怒哀樂,展示着江陰人恆久不變的二胡情懷。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社會主義好》《歌唱祖國》《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一個個激越的音符在指尖跳躍,一段段昂揚的旋律在弓底澎湃。前不久,來自江陰市18所小學二胡班的2450名二胡選手匯聚海瀾美術館廣場,以齊奏形式,向社會各界展示了二胡的魅力。會演在劉天華名曲光明行》中達到高潮

江陰是二胡宗師劉天華的故鄉,也是著名的“民樂之鄉”――這裡的“二胡藝術”和“江南絲竹”已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長久以來,無數的二胡演奏家們都把這裡看作二胡的聖地,“江陰之行是我們的朝聖之旅啊”,在會演現場,宋飛馬向華等二胡演奏家感慨萬千。

會演結束,小學生的精彩演奏給藝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二胡進校園十週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亮相啊”,看完了演出,江陰市二胡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冰栩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直到這時,他覺得自己心裡一根緊繃的弦纔算徹底放鬆下來。

陳冰栩說,江陰人的血液中流淌着二胡的基因,江陰人以劉天華爲驕傲,江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二胡和民樂事業,更爲這種驕傲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和有力的保障。

江陰每兩年舉辦一屆“劉天華民族音樂節”,並與中國音協多年聯合舉辦“天華杯”全國青少年二胡大賽,不定期邀請二胡藝術家前來演出,定期舉辦“天華故鄉民樂風”音樂會、“長三角地區江南絲竹展演”等活動,綜合利用各種形式,打響天華品牌,弘揚傳統文化,建設美好家園。

說起來,江陰不愧是天華故里,小小的江南縣城,能熟練演奏二胡的市民和學生就有一萬兩千多人,會簡單拉一拉的更是不計其數;全市城鄉活躍着16個國樂社、擁有50多支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絲竹樂隊。

近年來,江陰市推陳出新、再亮新招,創立全日制天華藝術學校,全面培育天華傳人;成立劉天華二胡協會,爲二胡藝術的快速發展構築更好的優質平臺。

二胡藝術從娃娃抓起。二胡協會成立以來,即確定了二胡進校園的戰略目標和計劃。目前,江陰市已有18所小學納入了協會的二胡教學範疇,每年受教學生達4000多人。

爲使二胡進校園活動更爲紮實有效,培養更多的二胡人才,江陰市二胡協會不但免費爲各校提供二胡教材,還設立專門基金,用以獎勵爲二胡進校園作出貢獻的教學團隊和管理團隊。

說起陳冰栩,江陰文化教育界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冰栩8歲開始學習二胡,至今已逾40多年。他的演奏悲憤處肝腸寸斷,悽美時如泣如訴,情緒飽滿、技藝精湛,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作爲天華二胡藝術的傳承人,陳冰栩不但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本土二胡事業的發展上,而且還動員社會力量一起努力,共同爲江陰二胡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晴日暖風綠蔭幽草,初夏的江陰,水晶簾動、滿架薔薇。春去夏來,二胡的發展在江陰正奼紫嫣紅、春色滿園

二胡進校園方興未艾之際,江陰市目光遠大,把藝術發展投向了西北邊陲:啓動藝術援疆、助力霍城發展。江陰與新疆霍城是對口幫扶單位,近期,江陰市決定全方位支持援疆工作,在經濟援疆的同時,以琴爲媒,助推援疆工作向縱深發展。首期8位二胡老師將於6月初背起行囊,遠赴霍城小學,開始意義非凡的藝術援疆活動。

“二胡源自西北遊牧民族,這是二胡朝聖地向二胡發源地的致敬問候”,說起藝術援疆,陳冰栩顯得胸有成竹。

陶青,記者、作家,曾發表《江陰強盜》《黃橋往事》《父親的回憶》等作品,獲第二屆豐子愷散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