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稅制合理化 陳沖:富民經濟的「富」是動詞

政治中心臺北報導

行政院陳沖11日出席「101年行政院政務首長研討會」時表示,「富民經濟」的施政理念是希望讓民衆每一個民衆都能富,「富民經濟」的「富」不是形容詞,而是動詞,他期許閣員思考施政如何富民,並讓民衆安心,讓內閣成爲「安心內閣」。他還重申推動稅制合理化,「稅制合理化之後,原來租稅負擔應該比較高的人,負擔可以高一點;租稅負擔不應該這麼高的人,可以減少一點。」

陳沖表示,在全球化區域化下,大家都很重視歐債危機、美國財政赤字帶來的影響;另外,知識化使掌握知識優勢的人越來越容易拉大與其他人的區別,進而造成貧富差距或所得分配的不平均,陳沖就可能的影響層面要求相關部會加以因應

陳沖指示內政部及未來的衛生福利部要把社會福利做好,讓中低收入的民衆所得增加,比以前更好。

教育方面,陳沖指出,依國際上的研究指出,要長遠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要靠教育,因爲教育使知識化的差距縮小。目前經建會勞委會教育部都有人力資源規劃的相關業務,必須相互協調、適當規劃,檢討大學招生的科系、人數等是否符合未來產業的需要,以解決考訓用落差的問題,避免人才培訓資源的浪費

財稅方面,陳沖表示,重要政策的形成不是很快就有答案,例如資本利得稅,必須反覆研究分析各種不同的影響,他不希望一個制度是草率的,而是可長可久,對社會衝擊最少,並達到富民的目的。

陳沖也指示法務部研議修正相關法律,安定民心。目前刑法第19章有關妨害工商罪的條文是在民國17年制定的,經過多年工商形態、人的行爲及思考模式的改變,必須配合現在經濟社會發展來調整修正。另外,有關詐欺的問題,由於刑法第7條規定對於某些最低本刑3年以上的境外犯罪國內纔要處罰,使國內很難處理組織性的境外詐欺,也要修正讓國人安心,避免國際社會的誤解。

在經濟發展方面,陳院長強調,我們要創造下一波經濟成長的動能,過去我國是勞力密集的國家,當時所有提供勞力的人都可以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成果,但走向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後,提供資本或技術的人,分享到經濟成長成果的比例提高,而加大財富差距。我們不是要把提供資本、技術的人所得拉下來,而是要讓提供勞力的人所得可以增加。

陳沖指出,我國要提供高價值勞力密集的服務業。一般而言,服務業以中小企業、中低所得收入者爲主體,可以提供很多就業機會。進一步,也要發展「可輸出的服務」(exportable service),可輸出的服務不是把就業機會輸出,而是把國外的消費者及服務對象吸引進來,增加國內服務業的就業機會,累積國內財富,如發展觀光業、國際醫療或是推動臺灣成爲東南亞高等教育的中心等。

陳沖說,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不能忘記自己的能量是否足夠,如推動觀光時,除必須考量旅館房間、遊覽車的數量等配套外,也要評估文化面及環境面的衝擊,這些都要通盤考慮

陳沖表示,臺灣靠出口貿易賺很多外匯,但是「非貿易財」也很重要,如公共建設、服務業等,都屬於非貿易財,如果沒有完成,廠商就會外移。現在包括基礎電信建設、無線上網環境等,也都是非貿易財的一種,提供這些環境是政府的責任。此外,也要提供不同的金融交易平臺,使讓民衆投資運用時,不用再透過外國提供的金融交易平臺。

陳沖並指示金管會、央行、陸委會推動具有兩岸特色的金融業務

陳沖也期許出席的政務首長能透過研討會,瞭解對外溝通之道,包括使政策清楚傳達給媒體、民衆瞭解,也要透過國會溝通,讓政策推動更爲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