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國:中國未來5年全面開放水平要與時間賽跑

本站研究局稿件未經同意禁止一切媒體轉載,包括友商。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

作者|魏建國(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本站研究局專欄作家)

魏建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其中工作原則中提到:“——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改革與法治雙輪驅動,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

疫情過後新的全球浪潮將勢不可擋

全球化在疫情中受到了很多非議,尤其是美國認爲全球化使它吃虧了。美國政府散佈了一些蠱惑人心的言論,比如貧富差距加大、美國現在中等收入人羣的收入沒有提高反而減少了、美國失業增加、企業和跨國公司跑到國外了等。疫情中美國散佈了很多抹黑全球化的言語,也進一步說明美國在疫情過後不準備實施這樣的全球化,它把全球化作爲不公平的表現。

實際上,我認爲全球化是美國提出來的。最早的時候,美國提出要搞貿易的、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包括像奧巴馬、小布什都提過,比如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力推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協議等。但是現在美國突然反過來說全球化的壞話,這些壞話還受到了一些人的響應。

所以現在大家對於全球化處在一個什麼情況呢?就是不敢發聲。一部分人認爲疫情過後全球化就完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國自己搞自己的,不搞區域化,也不搞全球化,包括對WTO下一步的改革都失望悲觀了,對全球化下一步怎麼進行都很迷茫。第二部分人就徹底不要全球化了,即逆全球化,叫全球化的回頭浪。第三部分很多人在觀望,等疫情過後再說,抱着隨大流、看情況的心態。我覺得這三部分人都沒有看清全球化。

首先,全球化是有缺點的,它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與時俱進。時代在發展,但它沒有跟着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它沒有隨着時代潮流的發展而做一些創新,這是關鍵

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爲還是要朝着全球化方向發展。因爲全球化給各個國家帶來的有效的邊際效應是非常明顯的,如果世界上沒有全球化,那將是不可收拾的,是會倒退的。各國都封閉起來了、孤立起來了,大市場又形不成。從經濟學來講,各國自己的邊際效應就發揮不了。比如說這個國家有農產品,它可以發揮農產品效應;那個國家有加工貿易的這個效應,它就會發揮加工貿易的效應;還有一些國家有資源,像石油。這樣,沒有全球化各國就不能發揮出自己的邊際效應。

我覺得疫情過後,可能有一段時間反全球化的浪潮還會甚囂塵上,我們要經歷過一個短暫的、蠻不講理的、閉着眼睛說瞎話的以美國爲首的單邊主義、孤立主義甚至是貿易保護主義。這個非常艱難的時刻有比在疫情當中還要更厲害的捲土重來之勢。

這個時刻不會太長,我估計可能要1到2年。但是這些宣傳逆全球化的人,在痛定思痛以後,通過歷史的證明,會發現還是全球化好。

新的全球化會在大家爭論中,甚至是這種逆流中、一片懷疑聲中,最後會統一到一個認識,會走向主流,會成爲大家的共識。疫情過後“新”的全球化浪潮將勢不可擋。我覺得這個“新”主要體現在:

第一,從規則、機制體制上與原來不同。新的全球化最主要的特點是摒棄、改正了原來全球化的一些不足,更加公正、平等、合作、共贏。新的全球化主要照顧了地區的平衡和差別,既照顧了富國,也照顧了窮國;既照顧了非洲地區,也照顧了發達國家和歐美地區;既照顧了生產能力強的國家,也照顧了那些生產能力弱的一些國家。

所以我認爲這個全球化是呼之欲出的,將會勢不可擋。因爲這是一個平等協商、廣泛參與、普遍受益的全球化。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樣,這是一個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共贏方向發展的全球化。

第二,內涵不同。新的全球化是以新技術、以創新、以新動力爲主,不像以前僅僅停留在經濟、貿易的自由化和投資的便利化,它完全上升到以一個數字經濟、智能製造、雲計算、5G、新材料、新工藝、智慧城市、加上當前所提倡的創新所引導的一個整體的全球化。

所以新的全球化的內涵已經擴大,已經超越了原來的概念。它不像以前僅僅是在經貿、投資上面,它已經擴大到金融、製造、經濟,甚至包括文化、教育、科技、體育,時尚、旅遊等等。

第三,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化最終的目的是要達到建立一個公平的、公開的、互信的、共建共創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最高境界。疫情過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地應對突如其來的經濟衰退和把全球經濟復甦和推動。

當然新的全球化也不是說可以解決全部的問題,它畢竟在發展,它比原來舊的全球化更深一步,不僅解決了舊的全球化的一些弊病和弊端和不足,而且朝大家所想象的人類共同的、包容的、共贏的、開放的、合作的、綠色的方向發展。所以疫情過後一個新的全球化將勢不可擋,這是關鍵。

全球化和區域化是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兩個輪子

全球化和區域化沒有任何衝突,區域化也是全球化的一個補充。全球化是一個整盤子,區域化是在各自在區域裡面,因爲國家發展的目標和現行的發展狀況不同、制度有不同,甚至宗教不同、社會的體制不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它們要建一些以經濟貿易爲主體雙邊或多邊的區域合作,我認爲這是對整個全球化的一個補充。

而全球化會對雙邊的、多邊的、區域的自由貿易給予更大的支持和推動,雙方是相互促進、互爲補充的關係,同時又是共同推進經濟全球化方面的兩個輪子。全球化的浪潮,同時也推動區域的、多邊的、雙邊的合作。比如中日韓的FTA、亞太的RCEP、中國跟非洲的自貿協定、跟阿拉伯國家的海灣合作、自貿協定的談判,包括中國跟歐洲的雙邊投資協定,都包括在另外一個輪子裡。像韓國現在簽了很多雙邊協議,這對韓國來講,對全球化也是一個推動。所以整個全球化是兩個大輪子。

我們不可能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WTO

共建新的全球化格局需要我們攜起手來,特別是需要中美雙方攜起手來。所以對中美雙方,我認爲未來應該還是像王毅外長所說的,我們有分歧不要怕,有矛盾也不要怕,我們要梳理三個清單。

首先是合作清單,我們在哪些方面未來還有一些合作點;第二是對話清單,是我們解除疑慮的。我們有矛盾、有問題不要怕,我們進行對話,以對話來代替對抗,而不是動不動就制裁、動不動就扣押、升高關稅、揮舞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大棒來打,這個不行;第三個是管控清單,有問題把它管好,暫時不要讓矛盾爆發起來,增加雙方的互信,不要誤判。

我覺得中美作爲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要負責任,大國要像大國的樣子,大國就必須要對全人類做出貢獻,要有一個好的擔當,對於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它們的利益、它們的一些訴求要有人來解決。

今後除了全球化之外,多邊的、雙邊的、區域的自由便利化貿易協定FTA會更進一步加強。而那些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霸權主義逐漸會被大家所排斥和指責,以WTO規則爲基礎的多邊的貿易體制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講到,我們還要堅持以《聯合國憲章》爲基礎的全球治理,我們也積極維護二次大戰以後所建立的一些國際治理體系和國際組織,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衛生組織、教科文組織等。

因爲我們認爲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所制定的《聯合國憲章》是有利於各國發展的,比如憲章裡面規定,國家無論大小,一定平等,不能用武力來侵佔另一個國家的政權,要用對話來代替對抗,我覺得到現在還有它的意義。

中國之所以維護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聯合國憲章》下的全球治理,以及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組織,我認爲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中國首先是這個組織、這個憲章的倡議者,然後是參與者,也是維護者。同時,我覺得包括美國在內,各國也是受益者。所以我們有必要去維護它、發展它,而不是把它推倒重來,而不是另起爐竈。

這充分說明中國在全球問題上有大國擔當、有長遠考慮,而不是像美國,自己的利益和多邊的國際組織一旦發生矛盾的時候,它就以國內凌駕於國際法之上,以一國的利益凌駕在聯合國的利益之上,把自己的利益凌駕於全球人民之上,不顧其它國家死活,這個是我們堅決反對的單邊主義、霸權主義。中國即使發展得很快很強很大,但是中國永遠不稱霸,也不準備來挑戰美國這個霸權。

中國會支持WTO的改革。當前最主要的問題是最高法官的任命,因爲現在WTO的狀況是停擺了。但我覺得WTO下一步還要更好。

我不太同意一些專家學者認爲刻意排除美國、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WTO的觀點。前世貿組織總幹事法國的帕斯卡爾·拉米也說過,我們不可能拋開美國硬搞一個沒有美國的WTO,這不會的。我們認爲大家仍然是繼續前進,希望美國能夠儘早懸崖勒馬、儘早回頭是岸,跟大家一塊把全球的治理做好。我相信有一天美國會回到WTO。

中國對WTO的改革是支持的,而且對WTO的改革是充滿信心的。相信大多數國家,包括髮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都會支持中國的倡議。

東盟和歐盟對於中國來說同等重要

我認爲東盟很快會取代歐盟作爲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它有三個非常顯著的優勢。第一,它靠近中國周邊,它一直關注着中國的發展。中國也很支持周邊國家的發展,把它作爲一個很重要外交選項。第二,在經濟上面,雙方的互補性很強。有一些原料從東盟來到中國加工,中國強大的市場對它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這一點是其它國家沒有的。第三,中國的發展,尤其是近40年的改革開放,給東盟帶來了好處,雄辯地證明了東盟只有跟着中國共同發展,纔有東盟的未來。包括中越的“兩廊一圈”、湄公河流域的發展、中國跟東盟所籤的自由貿易協定,都表明中國和東盟發展已經很快,未來還會更快,還會有更大的發展。所以我覺得東盟的發展是在意料之中,東盟的發展超過歐盟也是近幾年比較突出的。

我認爲歐盟現在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它在全球到底是扮演一個什麼角色,是腳踏兩隻船呢,還是政治上依賴美國,經濟上再靠中國,這是不行的。歐盟現在越來越認識到中國是可依靠的。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和歐盟的米歇爾主席和馮德萊恩會長都進行了會話。這個會話充分表明了中國對歐盟的重視。中國跟歐盟沒有什麼重大的利益衝突,更重要的是中國跟歐盟有着共同的訴求,比如氣候變化、反恐、反對單邊主義、進行WTO的改革、進一步推廣綠色經濟、加大全球治理、共同發展和平合作共贏的局面等,這些都是中歐的共同訴求。

中國正在努力地加大開放,包括加大服務貿易的開放、金融的開放、國企的改革,特別是我們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最近中歐簽訂的地理標誌協定很重要,是對知識產權的一個認可,它對中國400多種商品有了認可,歐盟的葡萄酒、橄欖油、瘦豬肉、水產品等,也有了地理標誌。這證明雙方互相尊重、互相承認,這是雙方積極合作的一個表現。這個簽訂對於雙方的經貿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歐盟也認識到中國在很多問題上支持它,雙方都有共同的訴求。包括氣候變化上的《巴黎氣候協定》,在反恐、難民等問題上面,特別是對於伊朗問題,反對美國單方面的制裁,中國認爲《伊核協議》還是有效的等等。

所以我個人認爲,中國和歐盟雖然存在看法上的衝突,但是雙方在好多問題上是一致的,完全可以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所以,歐盟今後很可能會成爲一個很好的很大的貿易伙伴、投資夥伴

東盟和歐盟這兩個夥伴對於中國都是同等重要,第一第二可能會存在變化。我個人認爲,歐盟是世界上很重要、最大的自由貿易體,是一個大市場,這一塊兒比東盟要大一些,這是中國下一步發展的方向,雙方在“一帶一路”,在第三方市場都有合作。東盟是我們周邊的國家,也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所以中國搞好和歐盟、東盟的關係都是同等重要的。

中國未來五年全面開放上要與時間賽跑

中國未來五年,全面開放上還要加快,中國要跟時間賽跑。疫情充分證明了,中國貫徹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奉行了以生命爲主,人民爲主,生命唯上,人民爲上的與時間賽跑的精神,取得了抗疫的勝利。後來中國與時間賽跑,在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上又取得很好的成績,下一步未來五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也要採取這種跟時間賽跑的辦法,因爲中國的改革開放,現在是最好的時期,中國抗擊疫情的成功,堅定了全球抗擊疫情的信心,中國經濟的恢復,對於全球經濟的恢復起到了重振信心的作用,現在主要是信心。所以我們現在加大改革開放,就是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是開放的,是改革的,尤其中國提出雙循環,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新的發展格局,這告訴世界,疫情過後,不僅中國這個市場要發揮作用,而且中國要讓全球的市場都發揮作用。因此中國必須持一種更加開放的態度,更加發展的速度,讓全球受益,打造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享受到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實際的實惠。

我認爲更快的開放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打造一個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市場經濟,這是迫在眉睫的事。這裡面就包括中國對外資,對民營企業,包括對央企、國企一視同仁,我們要做到“三個平等”:首先是權利平等,各類企業權利都是一樣的;第二,要做到規則平等,不因爲是央企或是外企就得到很多實惠;第三是機會平等,要給各類企業機會,而不是單獨的給央企、不給民企,或者給國內、不給國外,這是核心。

二是在治理的過程中,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這絕對不只是因爲國外的壓力,也是中國自己發展的需要。因爲中國現在提倡把創新作爲第一發展動力,尤其提出“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創新成爲中國發展的動能、動力以後,要尊重這些創新的成果,這些創新的人,這些創新的效益,需要得到保護和國家的承認。這樣對創新者是一個鼓勵,對假冒僞劣是一個打擊。

三要加大懲罰假冒僞劣、投機取巧、搞盜版的力度。打擊的力度要大,降低他們過線,踩紅線的門檻;提高打擊的標杆,甚至可以用刑事辦法來解決,讓大家都認識到知識產權保護是大事。現在中國已經在華東、華南開了兩個知識產權專門的法庭,下一步還要加大打擊力度。

另外外商的准入負面清單還是太長,還要縮短。現在我們在全國21個自貿區裡面,包括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30項外商准入負面清單。我個人認爲還要進一步縮減,尤其是在服務貿易中要縮減負面清單數量。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的營商地位、環境從46位提高了15位,到31位了,如果加大努力,有可能今年年底中國可以進入前20。中國最主要的是幾個項目,比如電力供應、企業退出、得到土地等,現在中國國家電網已經開始發力,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能夠儘快在三四天、四五天完成,這樣中國的名次就提高。比如說退出機制、獲得土地等都是考覈的標準,一一對照這些標準後,中國的營商環境還會往前提。

在這一點上,改革開放要同時發力,讓外商有更好的預期,中國以後發展,要看重中國14億人口的市場,對於美好生活的需求,對高水平生活的消費,以及城鄉收入提高,農村的消費也在快速增長,這些都會吸引更多國際上的東西過來。

我有一篇文章提到,疫情過後會有“四個東移”。一是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高端技術東移,東移來華,不僅是到日本,到韓國,就是要來華;二是技術東移,高新技術、高新發明創造,都會到中國來;三是資本東移,最近不到一個月,外國資本十幾倍在增長進入中國市場;四是人才東移。伴隨着這四個東移,我覺得下一步全球的商務活動會東移,包括會展東移,還有一些專業活動,學術活動,商務活動,時尚活動,文體活動東移,因爲其他地方由於疫情開不了。學術活動,如高血糖、高血壓、糖尿病、抑鬱症等疾病研究,專業的地層開採、石油、新材料,這些學術活動都可以到中國來。除此之外,時尚、體育、比賽、演出,包括展覽、電影,都會東移,更重要的是大的會展,比如電子展、家居展、數字展等都可以東移。

整體來講,只要把營商環境做好,把知識產權保護好,越來越多的人會看到中國的發展道路,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看中西部地區,包括到新疆,到西藏,我認爲這些都是可以的。

服務貿易有望順差,國內消費還需領頭

疫情之下,中國的貿易順差一直在擴大,我認爲未來貿易順差不會一直持續擴大下去。中國需要高質量的發展,特別是供給側改革以後,需要大量的進口,包括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甚至是老百姓的消費品增長。

我認爲中國政府絕對不會把追求貿易順差作爲目標,相反,基本上平衡,略有順差是中國的想法,我認爲進口還會不斷增長,特別是今年進口博覽會開完以後,貿易順差會縮小,這是貨物貿易方面。

服務貿易方面,現在中國的服務貿易是逆差,我希望中國進口的服務貿易也像貨物貿易一樣,總體平衡,略有順差,中國有大量的潛力,在服務貿易上面加快出口,這幾個月來,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還是低於進口,但是我相信今年可能會轉正。

因爲中國的服務貿易現在呈現比較好的勢頭,中國的“一帶一路”,中國的金融“走出去”,中國的文化“走出去”,包括像中國影片,中國的電影,中國的功夫,中醫等,這些都屬於服務貿易,中國在這方面會有很大的轉變。

9月21號的時候中國新設了三個自貿區,其中北京自貿區側重服務貿易和數字經濟。我認爲北京自貿區是橫空出世,首先北京有非常好的發展服務貿易的條件,北京自貿區差不多涵蓋了WTO裡面有關服務貿易全部的內容。第二,北京發展服務貿易有兩個大的支撐,一是人才的支撐,北京高校雲集,如北大、清華、人大每年畢業的學生很多;二是北京的創新能力,比如中關村科技的創新,比如金融街金融服務的創新,再比如先進的醫學醫療,包括中國社科院和中國科學院的基礎研究等。這是硬件方面。第二是軟件方面,北京不僅是中國的首都,也聚集了全球整體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提議,在這方面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特別是國際組織的關注。在醫療服務,在貨物轉口,保稅服務方面,北京有很大的機場,有全球的高鐵樞紐,京津冀一體化的建設,北京的服務貿易一定程度上來講,比上海、粵港澳大灣區還要好。這是一個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礎的地方。

一個出口商品的背後沒有文化支撐,出口商品是長不了的。所以我們要把中國的文化底蘊好好根植在出口產品中,我們的服務貿易就會增長。特別是這次疫情當中,我們所提供的不僅僅是口罩、呼吸機、紗布、繃帶等醫療用品和牀上用品,更重要的是醫療隊的服務,這是一種高技術的,高水平的服務。以後的科教文,比如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都是中國北京的特長。如果要說爲什麼是北京?爲什麼把服務貿易提到這裡?確確實實順應了時代的潮流,順應了北京的發展,北京有着強大的物質基礎,人才基礎和金融基礎來支撐整個服務的發展。

自貿區絕對不是可以均等對待的,是有發展條件和本身特長的地方,這樣才能進一步發展,北京具有條件和特長,所以能夠成長。

我認爲當前和今後一個長時期,中國要打造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把消費放在首要。我之前認爲消費會在8月轉正,四季度發力,年底衝刺。事實上證明,8月份社會零售消費品增幅轉正0.5%,四季度現在各個方面都在開始發力。我認爲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旅遊人數還可以再放寬比例,比如預約從75%增加到100%;影院方面居民愛看的電影比如《八佰》可以再放一些;人羣的流動,可以再加快一些。這樣就可以使整個消費在四季度能夠發力,年底衝刺。去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41萬億元人民幣,今年我認爲消費這部分增速可能大大超過6%的增長速度,可能達到45萬億元人民幣。如果到了45萬億元人民幣,對今年“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以及第一個百年任務的完成有着很重要的意義,對未來“十四五”規劃的制定,以及打造雙循環經濟格局有着深遠的意義。

所以消費在今後的三架馬車當中起領頭的作用。十九大已經提出中國主要矛盾已經轉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要充分發揮中國四億中產階級消費,以及中國這個特大的市場,所以我覺得消費、內需很關鍵。

本站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所有人!本站研究局VIP報名限時開啓 獲取董事長們都在看的財經情報!(來源:本站研究局)

本站研究局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駕微信公號 看這裡看不到的內容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本站研究局·中國版>>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本站研究局·國際版>>

過去120年全球表現最佳的澳洲市場 也扛不住了

爲什麼買不到口罩?科普:口罩是“高科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