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Family/親手打造獨木舟 「動手」激發主動學習

文/王惠英 攝影/吳毅平

地下室變身造舟工廠

關渡國小推動「一艘我的船」的主題教學,一個多月前,該校地下室化身爲造舟工廠,六年級七個班、170名學生,在手作達人溫志榮(大沐老師)的帶領下,展開長達一週的造船體驗

每個孩子先花4小時做出一艘自己的獨木舟模型,接着各班分成兩組,圍繞在長條桌旁,搭骨架、組裝、綁繩塗膠及爲船身蒙布,大約花24小時分工製作四人座的獨木舟。完工後,14艘大船合力擡到操場上,在大人、小孩都玩High的洗禮儀式中,每張笑臉代表辛苦付出後的榮耀與驕傲。

以獨木舟爲主題,串連多面向學習領域

(正文)在這項主題式教學中,各班老師不僅帶着學生合作動手造舟,更規畫了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自然、社會、藝文、健體、綜合活動等,均進行與海洋相關的融合教學或延伸教學。

「學校提供大方向的規劃、課程的架構,再由各科教師去做彈性調整,」關渡國小教務主任林莉珊一邊說話、一邊翻閱來自不同老師的課程計劃,而以六年級學生做爲主題式教學的對象,是因爲該年齡層的孩子成熟度較佳,師生經過一年多相處也有默契,較能展現自主學習的能力

以語文領域爲例,老師針對國語課規劃了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歌《紙船》、臺灣作家廖鴻基的散文《鬼頭刀》來延伸教學,而在造舟過程中也發下學習單,每個學生記錄造舟日誌,作爲寫作素材,然後再自行命題來書寫。

又比如藝文領域,學生們利用音樂課選出、自編或改編獨木舟啓航時的歌曲,並練習演唱、直笛吹奏,而美勞課則進行吉祥物設計、船身設計及彩繪船旗製作等。

然而,對教育現場的老師而言,進行翻轉教學並不容易,他們必須克服課程準備時間不夠、授課時數需要調整、學生集中上課時的帶班技巧等問題

舉例來說,全年級師生從4月18日到22日集中進行一星期的造舟計劃,各班導師需要長時間在現場協助學生實際動手施作,而不同的科任老師也會在授課時間幫忙拍照、照顧支援,但是各科的教學進度必定受到擠壓。

給孩子不一樣的學習,是老師們的共同期待

「推動主題式教學,人是困難的部分,」家住基隆河邊、有時划船上下班的關渡國小校長吳文德坦言,爲了引起老師們的感動與共鳴,他曾把所有老師請到校長室,播放自己到清水斷崖、小琉球等地的划船影片給大家看,但最終仍尊重每位教師的想法與決定。

「學生的期待是一大關鍵,」吳文德說,每個班級導師的想法或關注點不太一樣,但基本上都認同要給孩子不一樣的學習,因此,儘管難免會有不同的意見,只要迴歸到學生的學習面,就容易溝通、產生凝聚。

吳文德指出,在教師自主、專業教學的前提下,有關教學進度問題,可以採取略過、略讀或改上其他相關課程內容等作法,「上課的重點不是課本,而是課綱內的精神。」

有趣的是,六年七班學生在受訪時表示,老師仍會教完課本的內容,而且是慢慢教,要讓每個學生都聽得懂。該班導師樑苗倫聽到記者轉述後,笑稱自己平常上課本來就較不注重考試,因而教學進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爲不用花太多時間寫評量

除了自力造舟是工程浩大的教學課程外,吉祥物設計、船身的設計及彩繪、船旗製作也需佔用較多時間,估計約7~9節美勞課,挪用書法課、事先幫學生備好設計底圖、彈性調整授課內容等,都是爲趕上教學進度的解決之道。

美勞科任教師林秋鴻分享,這學期美術課還要進行兩個單元,分別是彩繪磁磚與畢業製作(如佈置畢業典禮會場),不可能跳過不教,但必須壓縮上課節奏,「本來每個學生要做一個圖形,可能調整爲兩個人一起做,這樣就能更快完成。」

此外,以往學生多屬個人的創作,現在要合力彩繪完成一項大作品,必須把設計的圖案放大,而且要儘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避免有人認真做、有人在旁邊玩,秩序的管理就是一種教學的挑戰。

「造舟看起來簡單,但其實不容易,你們每個人都做到了!」吳文德在洗禮儀式中肯定孩子的表現,並於受訪時侃侃而談,現在孩子較缺乏動手操作的實踐經驗,造舟不僅是一種創客(Maker)教育,同時也是重要的生命體驗。

溫志榮指出,造舟計劃試圖透過動手做來翻轉填鴨教育,「唯有激發孩子的主動性,纔有辦法在24小時工時中完成。」

造舟就是創客教育,透過動手作激發主動學習

儘管家長難免會擔憂安全問題,但這羣平常可能只拿過美工刀的孩子卻沒令人失望,從做小船到大船,第一次嘗試使用鋸子電鑽或其他電動工具,丈量、切割、鑽孔、鎖螺絲、綁繩、點膠……,雖然難免發生小割傷、燙傷起水泡、甚至下水可能翻船等意外狀況,但他們都不被這些小阻礙打擊,允許失敗、挫折或小叉路,最終的學習成果將會更紮實。

從分科授課到主題式教學,尤其結合實際的動手操作,學生不再侷限於知識和考試,而能學到思考討論、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統整能力。

參加自力造舟課程的學生,有的對於每天長時間的工作大喊「好累」,有的則很開心能夠有親手製作一艘船的經驗,他們都認同比起傳統坐在教室裡上課聽講有趣多了。

團隊合作是最大的收穫

同學們在受訪時幾乎一致認爲,團隊合作是最大的收穫。譬如要組裝船的骨架,有人必須幫忙做好固定、有人則要負責綁棉繩,其他如點膠、鋸木頭、鑽孔或鎖螺絲等工作,需要每個人即時互相分工支援,就連最後的船身彩繪也要仰賴衆人之力才能順利完成。

此外,船刀有缺口沒法黏、木頭長度不對、肋骨彎曲容易折斷等,都是造舟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考驗着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肋骨泡水泡久一點,就比較容易彎了。」有學生分享經驗。

「帶孩子造舟,不是爲了打造一艘完美的舟,而是透過一艘『不完美的舟』來成就『完美的學習』,」溫志榮期許孩子在參與中學習團隊互助、個體尊重,以及正確與安全使用工具,有助於開展未來的學習視野,「Do It Together(DIT),沒有競賽、只有互助,重點不是哪一班先完成,而是大家一起來完成。」

「如果孩子沒有經驗,就不會有感動,有感動纔會有行動,」吳文德強調,只要能夠咬緊牙根完成一件困難的事,相信這樣重要的生命經驗會在日後的人生繼續成爲誘發力。

未來Family好讀分享:

名人媽媽經〉鍾欣凌 經營家庭 是無可取代的人生風景

懂得等待的孩子,才懂得尊重別人的需求

爸爸不是沒時間陪小孩,而是給自己太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