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發展呈現新特點與新趨勢
人口普查作爲基礎性、全局性、權威性的基本國情調查,不僅是瞭解我國人口發展變動情況的重要手段,對於國家重大宏觀經濟社會決策也具有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開展過六次人口普查,獲得了豐富詳實的人口基礎數據。
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開展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也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這一關鍵節點的一次重大基本國情調查,對於準確把握人口發展新特點新趨勢、推動我國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我國人口發展呈現新特點
我國人口總量慣性增長。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人口(指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數量爲141178萬人,與2010年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5萬人,增長5.38%。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口一直保持增長趨勢,雖然我國人口生育率已經於上世紀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並持續至今,但由於人口死亡率降低和建國早期高生育率帶來的人口慣性,總人口仍會保持一段時間的增長。
我國人口增速有所放緩。在人口增速方面,從2010年到2020年間,我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爲0.53%,與2000-2010年0.57%的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相比,增速有所放緩。主要原因是育齡婦女人數持續減少等因素導致人口增長慣性減弱,同時生育水平略有下降。
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比例雙雙下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總規模8.8億人,與2010年相比,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減少4000多萬人,同時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也有所下降。但作爲人口大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龐大,勞動力資源仍較爲充沛。
人口撫養比上升。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我國人口撫養比(0-14週歲與65週歲及以上人口數加總與15-64週歲人口數之比)從1982年的62.6%下降到2010年的34.2%。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人口撫養比爲45.9%,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11.7個百分點,這表明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推進,人口撫養比的下降趨勢在過去十年發生了逆轉。當前我國仍然處於人口撫養比低於50%的人口紅利期,但由低人口撫養比帶來的人口紅利逐步減少。
――人口素質大幅改善,人力資本不斷提升。
人口受教育程度明顯提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口文盲率爲2.67%,與2010年相比,下降了1.41個百分點;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爲15467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032人上升爲15088人。這表明過去十年我國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續改善,人力資本不斷提升。這一成就得益於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教育普及成效顯著。
人口城鎮化水平加速提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89 %,比2010年提高了14.21個百分點,與前一個10年提高13.46個百分點相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在近十年間提升速度有所加快。
流動人口增速加快。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流動人口規模持續增長:根據歷年人口普查數據,流動人口規模從1982年的675萬增長到2015年的2.47億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流動人口規模近3.8億人,比2010年大幅增加1.5億人,與上一個10年流動人口增長1億人相比,我國流動人口增長速度加快。經濟和產業結構佈局調整和戶籍政策的改革影響了流動人口規模的變化。
人口性別比進一步迴歸合理區間。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男性人口總數爲72334萬人,女性人口總數爲68844萬人,全國總人口性別比爲105.07(以女性爲100),與2010年相比下降了0.13個百分點。出生人口性別比爲111.3,較2010年顯著下降,降低了6.8,這說明出生性別比長期偏高的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性別平等的生育觀念更加普及,初步達到了人口性別結構優化的目標。
家庭戶人口規模持續下降。家庭戶是指以家庭成員關係爲主、居住一處共同生活的人組成的戶。根據歷年人口普查數據,我國家庭戶人口規模持續下降,從1990年的3.96人、2000年的3.44人下降至2010年的3.10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這一趨勢繼續延續,2020年我國家庭戶平均人口規模爲2.62,比2010年減少0.48人。家庭戶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生育率下降使得家庭子女數量減少、住房條件改善年輕人婚後獨居增加和人口流動活躍帶來的家庭結構變動等。
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出新趨勢
基於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歷次人口普查數據,今後一段時期我國人口發展的主要趨勢是:
雖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實施後出生人口有所回升,但在2020年之後主要受育齡婦女數量減少等因素的影響,人口增長勢能進一步減弱。最新的預測表明,人口總量即將在2025到2030年間達到峰值。我國人口總量達峰,表明我國提前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人口在總量達峰後將逐步開始緩慢下降,人口負增長在不遠的將來即將成爲現實。
――人口數量紅利進入尾聲,人口老齡化逐步加速。
在2021到2030年間,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和比例將繼續以較快速度降低,人口撫養比也將繼續提升,由低人口撫養比帶來的人口數量紅利逐步進入尾聲。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隨着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60後”羣體步入退休年齡,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將明顯加快,到2030年佔比將達到25%左右,其中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增加幅度更加明顯。
隨着健康中國2030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已經把提升國民素質和人力資本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持續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和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體系。可以預期我國人口質量將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保持較快的提升速度,併成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走出一條從享受人口數量紅利走向創造人口質量紅利的人口發展道路。
我國人口發展進入新階段
隨着我國整體邁入新發展階段,我國人口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
首先,在新發展階段的背景下,我國人口發展進入了深度轉型期。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進一步表明,我國人口發展出現重要轉折性變化,即人口總量增長勢頭明顯減弱,以人口老齡化爲核心的人口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其次,在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中,人口發展的重要性提升到更高層面。我國龐大的人口規模、不斷提升的人口質量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性條件,人口要素重要性的提升要求我們將優化人口發展格局作爲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舉措。
最後,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人口發展戰略正發生關鍵性轉變。未來應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高度和國家中長期發展層面謀劃人口發展,以系統思維和整體佈局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口要素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加快構建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及其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新人口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