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的“中國鋼琴之鄉”

(原標題:“無中生有”的“中國鋼琴之鄉”)

“中國鋼琴之鄉”,這個響亮名頭的主人是浙江的一個小鎮——湖州德清洛舍鎮。三十多年前,洛舍鎮上還沒有一家鋼琴廠,而今,全鎮有近100家鋼琴製造和配件企業,製造鋼琴的八千多個零件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年產鋼琴量也佔到了全國總量的七分之一。

洛舍的鋼琴如何“無中生有”?這還要從王惠林1984年的一場上海之行說起。

湖州鋼琴廠原貌受訪者供圖

1984年,改革開放大潮席捲中國大地,王惠林帶鎮裡找個好項目興辦鄉鎮企業的要求來到了上海。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惠林在街邊看到了排着長隊買鋼琴的人們,"這東西敲一敲發出聲音就能賣兩千塊,是個好生意!"王惠林萌生了將鋼琴帶回洛舍的想法。隨後,王惠林也對鋼琴做了市場調查——中國家庭的鋼琴保有率不足1%,而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家庭鋼琴保有率達到了25%,隨着國家的發展,鋼琴必然會走進更多的家庭。“這無疑是個長久的產業。”王惠林堅定了自己的決心,在洛舍鎮衡村興辦了浙江第一家、全國第五家鋼琴廠——湖州鋼琴廠。

想造出鋼琴,僅僅是有想法、肯吃苦是遠遠不夠的——鋼琴不是簡簡單單幾塊木板拼湊在一起的木頭盒子,想要讓鋼琴發出美妙的旋律,還需要技術人才的支持。經朋友介紹,王惠林從當時鋼琴產業的龍頭上海鋼琴廠挖來了4名技術骨幹,他們成爲了廠裡的頂樑柱。在當時,王惠林挖人的行爲還引起了頗大的爭議——4位骨幹的離開,讓上海鋼琴廠頗爲不滿,他們多次來德清要人都遭到了拒絕。一場“關於人才能否合理流動”的大討論驚動了國務院,諸多媒體參與了討論。最終,王惠林和湖州鋼琴廠得到了支持。

經過自主設計、研發、製造,1985年10月,洛舍第一架鋼琴——伯牙牌立式鋼琴誕生了。經鑑定,鋼琴的主要指標超過了部頒標準,達到國家先進水平。

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在湖州鋼琴廠的帶領下,鋼琴產業在東衡村及其周邊逐漸成熟,大大小小的鋼琴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出現了單獨生產鋼琴榔頭機芯鍵盤外殼琴絃音板的配件企業。全鎮鋼琴企業增至40多家,相關從業人員3000多人。鋼琴成爲了當地的支柱產業、文化符號。

東衡村鋼琴衆創園(受訪者供圖)

鋼琴產業的興起,也給東衡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裡曾經是遠近有名的“礦村”,因爲長期污染,當地人的居住環境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嚴重的時候,村民連窗子都不敢打開。如今,昔日坑坑窪窪的礦坑變成了千畝良田以及近七百畝的鋼琴產業園

施恆凱是東衡村本地人,原先在縣裡工作,2014年,施恆凱看到了村子的變化。“坑坑窪窪的礦坑和轟隆隆的採礦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綠水青山美景。”施恆凱說,而且村裡的鋼琴行業發展得越來越迅速,便萌發了回村創業的想法。

同年,施恆凱租用了村裡的養蠶室,在600個平米的土地上辦起了一家生產鋼琴零部件的企業。“零部件生產門檻低,適合我們‘新手’。” 施恆凱說,讓他意外的是,企業生產效益不錯,當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00多萬元。“那時候一年能銷售100萬元在我看來已經不錯了,比我在縣裡上班多多了。”

事實上,在創立企業時,施恆凱就定下了一個發展規劃。“我們打算從生產零部件起家,再到掌握鋼琴生產核心技術、創立品牌,最後生產成品鋼琴。”施恆凱說,2016-2017年,企業經過500多次的實驗,企業順利掌握了鋼琴碼刻技術。

有了核心技術,施恆凱立即創建了德磬安歌品牌,生產成品鋼琴。但是如何提升銷量成爲了施恆凱的頭號難題。這家東衡村土生土長的鋼琴品牌並沒有多少知名度,客戶從哪裡來?

爲了打開銷售市場,施恆凱和銷售團隊主動前往外地訂單,“爲了得到訂單,有時到了一個城市,我們會逐個打去電話諮詢或現場詢問,當然,很多時候是沒有收穫的。”施恆凱說,即使拉到單子,第一筆生意往往也不會太大,頂多也就兩三臺,但第二次,老顧客單量明顯增加。後來,施恆凱還通過開設線上商場線下門店、參加各地展覽等,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如今,施恆凱的鋼琴已經從600平方米的小廠發展到9000平方米的現代化企業。員工數量增長到了60人。鋼琴年銷量也增長到了600多臺,銷售額達到了1000多萬。“我們都是村子轉型的受益人,相信往後的日子一定更加紅火。”施恆凱對未來充滿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