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記者體驗360行|“歡迎來過中國年”——國門一線移民管理警察的新春身影
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 題:“歡迎來過中國年”——國門一線移民管理警察的新春身影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
每逢佳節,是他們最忙的時候。
春節前夕,記者來到機場口岸,感受移民管理警察的別樣忙碌。
北京大興機場邊檢站迎來客流高峰,民警們24小時輪流執勤,保障旅客平安順暢通關。
1月28日,凌晨5時許,月亮還掛在天邊,執勤五隊已集結完畢。
上勤會,逐條細捋提高春節口岸通關體驗的舉措,執勤五隊教導員呂希永特別叮囑,“過年了,要亮出最好的笑容,想細點、多做點,讓旅客出行更舒心。”
喜迎新春,大興機場邊檢站張貼了中國結、福字貼、春聯,洋溢着濃濃年味。
“歡迎回家!”“過年好!”“春節快樂!”移民管理警察的一聲聲問候,是旅客入境後感受到的第一縷中國溫暖。
這一天,不少旅客收到了大興機場邊檢站贈送的春節禮品。
印度籍旅客拉哈爾得到了大紅中國結掛繩,他手寫“Happy New Year”回贈民警。
來自安哥拉的科代羅女士,獲贈一副春聯。“謝謝!我母親在中國工作12年了,中國是我們的第二故鄉。”
此行,科代羅攜18歲的女兒,來中國和母親一同體驗春節文化,一家三代打算穿上中式服裝,逛長城、故宮和天壇。
“歡迎來過中國年!”執勤民警向她們致禮。
有周到的歡迎,也有詳實的問詢。得知年輕人姜勝天要單獨前往某國旅遊,執勤民警詳細瞭解他的出遊計劃,覈實了接待方情況才放行。
雖然被問個“底朝天”,姜勝天感到“心裡暖暖的”。他告訴記者:“是一種被在乎的感覺,中國警察很負責任,爲我的安全着想。”
精通外語的民警,現場爲旅客現場答疑。執勤五隊的兩名副隊長何睦、孫麗靜分別精通斯瓦希里語、俄語,其他隊員也各有所長。
俄羅斯瑪莎一家,申請了臨時入境許可,在北京中轉。看到一行有三個孩子,孫麗靜主動上前服務,爲孩子們倒上溫水解渴,陪他們玩耍。
“我的孩子和最小的伊萬差不多大。”抱着伊萬,孫麗靜格外想念遠在家鄉的兒子。
工作9年,只有新婚那一年的除夕,孫麗靜回了家。其他時候,她都在執勤現場跟同事們一起過年。
節前,各類求助電話多了起來。現場執勤隊發現入境未持簽證人員、航司詢問外籍旅客所持證件是否符合入境條件……一天下來,民警李思雨接的電話有100來通。
忙到“飛起”,廢寢忘食。這名“90後”女警,一個月和丈夫只能團聚兩三天。
2024年12月17日起,過境免籤外國人停留時間延長爲240小時。大興機場邊檢站進一步優化提升通關體驗,率先實現同步辦理臨時入境許可、邊檢入境手續的“一站式”服務,旅客無需二次排隊。
截至今年1月25日,已有6000人次外國旅客獲發240小時臨時入境許可,其中近5000人次外國人享受到“一站式”簽發辦理流程。
“人多了,但排隊時間少了!優化的出入境政策背後,是強大自信開放的中國。”每年都要回國看望父母,美籍華人趙先生在細節中處處感受着變化。
“發現一張遺失的銀行卡。”執勤民警發現失物,立即上報信息。指揮中心民警根據發現地點倒查監控錄像、廣播通知,並組織執勤隊民警尋找失主。
很快,發現丟失銀行卡的旅客前來認領,連連道謝。
指揮中心的大屏上,機場每個角落的現場視頻一目瞭然。“我們會根據大屏觀察出入境現場人流量,及時優化調配警力;適時介入各類案事件、協調聯絡機場相關部門給予協助,確保口岸始終處於平穩、順暢的狀態。”大興機場邊檢站邊檢處處長李欣說。
21時45分,一場臨時拉練啓動,3分鐘內,10名民警從不同方向按照指令來到集合地點待命。
駐守在24小時人來人往的大興國際機場口岸,他們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守護國門安全。
隨着出入境政策的持續放寬優化,繁忙的節奏已經成爲移民管理警察的工作常態。
肩上是國旗,腳下是站位,身後是祖國。“雖不能回家過年,但我們守護的是萬家燈火。”執勤民警郭宇說。
“衷心期盼,新的一年裡,這份忙碌能夠持續,共迎八方來客,見證中國魅力。”孫麗靜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