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動員令》施工打掉重練 絲瓜阿嬤復活
透過紙漿媒材修復超過50年的「竹仔腳厝」,堪稱林素梅與孩子們的代表作。
近年來農村再生成爲顯學,鹽埔鄉彭厝村選在進入村內的周邊圍牆,藉由在地青年的巧手創意,以紙漿藝術型塑入口意象「絲瓜阿嬤」,成功吸引路人駐足圍觀,已經成爲在地新地標,創作期間屋主送來茶水、熱食,讓青年直呼好感心。
談及創作理念,林素梅說,在地村民多以農爲業,舊時農村居民常在牆邊栽種絲瓜,綿延的果實是鄰居間最常見的伴手禮,最終便以「瓜瓞綿延、勤奮傳家」爲題,找來隨處可得的廢紙,泡水軟化後加入白膠、石灰、水泥作爲原料,完成這近100公尺的立體牆面藝術。
未料政府排定排水工程的位置,正與藝術品重疊,最終換來毀損命運,林素梅獲悉消息時直呼傻眼,但進一步瞭解,當初工班曾詢問村長,藝術品該如何處置,但純樸的鄉下人認爲公共工程攸關民衆財產安全,必須排除障礙優先施作,因此權衡後,這座「絲瓜阿嬤」就成了一坯碎片。
難過了1天的林素梅轉念思考,認爲這是很好的教育契機,決定用行動給村民上一堂美學課。她強調,其實過程都是出自善意,卻因教育不足造成誤會,類似情況常發生在社區或校園,期望透過這次重新修復,讓大家瞭解裝置藝術對社區的價值與意義,是這堂美學教育課程最重要的理念。
有人看到絲瓜阿嬤「復活」,品頭論足地說着「她好像變胖了些」,林素梅透露,造型上確實有刻意改變,其實是想傳達藝術品的獨特性,無法複製,且在阿嬤左右各留一個位置,未來民衆在此休憩打卡,其實都是藝術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