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農林22條共同富裕 何樂不爲

報社

大陸改革開放40多年,鄧小平當初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有效推動了大陸經濟飛速成長,但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貧富不均問題也越發嚴重。北京認知「富而不均」的嚴重性,在完成全面脫貧後,又提出「共同富裕目標,承諾進一步解決貧富差距問題。

自上而下 共同富裕

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說,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關係到中共執政根基的政治問題。中共在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在描繪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時,明確提出「共同富裕要取得更爲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十四五規畫」突出經濟可持續和促公平的傾向,高度重視縮小貧富差距,明確堅持共同富裕方向,並且提出了具體指標,包括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長與國內生產總值成長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等。

「十四五規畫」旨在鞏固製造業和提高社會保障,促進普通勞動者的收入成長。從鼓勵研發到推進新基建、加強技術培訓等,意在保持製造業優勢,提高藍領素質。同時,促進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生活困難羣衆傾斜。

財政部門也將對基層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財力支持。此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推進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推進鄉村振興行動等均出現在規畫中。這些領域需要政府來主導發展方向。

實現「共同富裕」不僅要自上而下的資源配置,也要自下而上的市場方案,實現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經濟「無形之手」的結合,這就更加需要激發市場經濟活力來縮小地區間的收入差異。《2035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支持浙江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

選擇浙江的原因在於,浙江發展模式正是「服務型政府+發達的民營經濟」。浙江省的政府角色和功能偏向於服務型,提供優良開放的經濟發展環境,加之歷史、地理等原因,浙江省的民營經濟蓬勃壯大,成爲當地經濟的主力。浙江的民營企業佔比超過9成,在全省各地形成了一個個富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羣造富各方百姓。浙江在城鄉差距指標、區域發展指標以及富裕程度指標上都位於大陸前列。

2020年,浙江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6萬2699元人民幣、3萬1930元人民幣,均位居各省(區)第一。浙江省城鄉居民收入比小於2,是大陸最低的省分之一。浙江農村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水平也令人豔羨。

爲大陸農村帶來新能量

將浙江訂爲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大陸藉此探索推進共同富裕的機制和制度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實際上,大陸已經意識到了市場的重要性。官方明確指出,各種目標的實現主要依靠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各級政府要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體制環境和法治環境。

從中亦可看出,大陸對民營經濟的態度,一方面激勵更多民間創業,並鼓勵民營企業做出更多促進共同富裕的事業。不久前舉行的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獲評「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另一方面也會加強對民營企業,尤其是平臺經濟的監管。近來對阿里巴巴和騰訊釋出的訊息,恐怕也是與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有相當大的關聯,畢竟大陸如今的首富已經是世界級的富豪,可以理解爲加劇了社會貧富差距。

值得關注的是,爲了消除城鄉差距,大陸對農村建設將不餘遺力。大陸發改委官員日前指出,要「把共同富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相信未來大陸政策將極大往農村傾斜。日前大陸推出惠臺農林22條》措施,既是爲臺農西進創造良好條件,讓臺灣農民、相關產業有更大發展空間,同時也是希望能爲大陸農村發展帶來新思路、新能量。

民進黨官員說,《農林22條》是大陸爲解決農村發展困境,目的是在磁吸臺灣,可能太陰謀論了。大陸確實需要臺灣的人才、技術和資金,臺灣若行有餘力,一方面幫助大陸農民脫離貧困走向富裕,二方面也是個人自我實現、企業營運更上一層樓的機遇,何樂不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