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共同實現碳中和願景
梅雨不到,全臺水庫面臨枯竭;大陸梅雨季卻發生多起罕見的龍捲風,導致多人傷亡,全球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愈來愈嚴重,兩岸都設立了減碳目標,希望緩減氣候危機,不過,實現碳淨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面臨諸多難關。
對大陸而言,「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設定具有重大戰略考量。首先是減少能源進口依賴、轉變經濟增長動能,促進經濟社會系統性的變革,推動大陸經濟以對社會和環境更友善的方式實現永續發展,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之路。
承諾應對人類共同的挑戰,展現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放在當前與美歐齟齬不斷的背景下,也可以爲大陸對外形象加分。實現碳淨零排放勢必帶來新一輪技術革命,從技術創新競合到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規則談判,無論是被迫應對還是主動迎戰,大陸都必須有所因應。
然而,儘管有美歐國家的經驗可借鑑,大陸「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依然困難重重。一方面,歐盟早在1990年排碳量已達高峰,是否能在2050年「碳中和」仍未可知,而大陸承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於發達國家,達成目標的困難度顯而易見。
更嚴酷的挑戰是,按大陸官方規畫,人均GDP在「十四五」規畫末(2025年),要達到高所得國家標準,到2035年人均GDP要翻倍,這表示要從目前約1萬美金達到2萬美金水平,更表示未來15年的GDP必須持續快速增長。經濟發展與減碳目標擺在一起,意味着「既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少吃草」,這樣的挑戰實爲艱鉅。
實現「碳中和」不僅是能源生產或消費方式的轉變,更要求在國家政策制定、商業模式、產業佈局、能源轉型、環境法規等方面都必須做出調整。那麼:
第一,「碳中和」時程應有更細緻的規畫。在構建清晰的減碳總目標與日程表後,更需要細緻指標逐步達成減碳,尤其大陸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必須納入考量,歐盟各成員國出現碳排放高峰的時間橫跨約20年,大陸可參照歐盟經驗給全國各區域設定不同的目標時程。
第二,用激勵機制鼓勵各界積極參與。實現「碳中和」不僅需要政府政策指引,也需要企業、組織和個人的積極參與。在這方面,歐盟支持「碳中和」的財稅政策經驗尤其值得借鑑,如將氣候行動所需資金整合進歐盟的7年長期預算週期內,制定歐盟現代化基金、創新基金、公正轉型機制、綠色公共採購等財政支出計劃等。
拋開對立 能源政策應改變
第三,以科技創新加速「碳中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副理事長劉世錦日前指出,大陸目前不少產品仍未達到需求高峰,可直接以綠色產品來替代。例如自用小客車,仍處於普及期,可以直接購買新能源車,提早轉型將有利降低轉型成本。同時,大陸較高的經濟增速可爲綠色產品創新和推廣提供更大市場需求,近年來在新能源車、太陽能發電等領域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第四,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和規則制定。氣候變遷需要全球共同應對,但對於新技術的標準認定和國際規則的制定卻免不了各方博弈,尤其是在碳交易市場和歐盟即將徵收的碳邊境稅等問題上,大陸必須重視國際溝通協調。
臺灣很早就推行「節能減碳」政策,2015年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規定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爲2005年的一半,但這與歐盟等設定2050年「碳中和」即淨零排放的目標相距甚遠。而照民進黨「2025非核家園」目標,臺灣電力來源結構問題嚴重,過度仰賴火力發電,尤其煤電,造成中南部空氣品質惡化,二氧化碳排放不降反增,去年底德國公佈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中,臺灣排名倒數第五。
民進黨政府首先要拋開政治對立,聽取民意、採納在野黨意見,參照各國經驗甚至對岸的政策,儘快檢討能源轉型問題。其次,兩岸共同研發「碳中和」相關科技並投入量產,臺大全球領先的碳捕捉技術,能否透過類似兩岸氣候變遷與能源可持續發展論壇等方式,找到技術移轉量產化的可能。再次,大陸的臺灣企業既要因應政策的調整,檢視整個產銷流程乃至產業鏈,避免觸碰罰則或是產品外銷承受高額碳稅,同時在碳替代、碳回收、碳交易等「碳中和」進程帶來的新產業空間中尋找綠色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