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之丘/讀書心得:繪畫與眼淚 畫作如何感動人心
文/毛毛牙
這本書我很早就買了,也很早看完了,不過說到要寫心得,卻很困擾,到底要怎麼寫?
本書內容,基本上是一位藝術史家,經由一大堆信件篩選,去研究哪些圖畫在哪些狀況下會讓人感動落淚?有沒有什麼通則可言?哪些圖畫特別容易讓人落淚?就是這類問題。
這些問題其實源自於一個出發點,到底怎樣的藝術纔是感人的?或者說怎樣的藝術纔是「好」的,而不是「高價」的。
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我這個中年才轉行要當畫家的,雖說至今一事無成,不過相關問題從我小時候就困擾至今了,畢竟從小看着畫家父親爲了三餐拼命畫,但收入卻遠不及某些人看來像塗鴉的東西,所以一直被告誡以後不要走藝術這條路,雖說後來我還是走進來了。
當然,藝術品的價值這種事情牽涉的層面很廣,要全面討論並不容易,有些藝術品明顯是已讓人反感或讓人想歪而聞名,但迴歸到藝術品最原始的目的,其實是爲了產生感動。
也許有些人說藝術品一開始是爲了記錄而已,比方說洞穴壁畫這種,但有一個觀念必須要先釐清,當我們提到洞穴壁畫、個人塑像這種,一開始的目的的確是爲了記錄,但要分清楚,他並沒有藝術目的。
當他成爲藝術品的時候,其實與原始存在目的已經有所區隔了。
當你看見一隻標本,你會說這是他的功能,讓你認識這隻動物的外型。不過你若來到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看見那些經過細心佈置的場景標本,你感受到的就不在只是標本的原始目的,而是更進一步的感動,而這就是藝術最原始的存在。
不過這種原始的感動,在藝術系的教育裡幾乎不存在了,就連美術館,也失去這種功能。
本書一開頭就強烈質疑這種現象,因爲現在人對於藝術的理解,已經變成簡介上的資料卡,例如畫作名稱、年份、號數、門派,還有最重要的,價錢。
當然,若你要當個職業畫家,價錢是個很現實的東西,誰都希望自己的畫作能賣個好價錢,所以也歡迎畫廊或經紀人用力炒作(能拒絕的,通常都是日子已經很好過的),不過當我自己的畫作放在展場,上面只剩畫作名稱、號數、材質,心裡卻感覺很不踏實。
這一點很有趣,創作者總希望大家不要「誤解自己意思」,尤其是現代藝術,因爲跟過往那種宗教畫、寫實畫或人像畫不同,往往有其他目的在裡面。
現代藝術有很多需要一大堆解說,有時後花在看那些解說文字的時間比看畫作還要長,而且越是藝術系出身的,寫的東西越不知所云,一堆哲學符號堆疊出來的火星文章,我看連作者自己都不見得說得清楚。
同樣的問題,物理學家費曼就遇過。他跟一羣哲學系教授討論問題,結果發現這些人光定義問題本身就很有問題。
這種困擾很有趣,不是說那些人亂畫,而是心裡想的東西,要能適切的表得並不容易,越抽象越是如此,因爲各自表述的空間太多,很多作家根本懶得去解釋,美其名是丟給觀賞者解釋,但最後都是藝評人或評審說了算。
這種事情我自己就遇過,有些我很喜歡的圖畫,我心裡自有一番解釋,但後來看見作者的解說之後,評價大幅下滑,因爲反而破壞了我原先的感動,只剩「原來你在想這種事情啊?」的感覺,甚至偶而還會遇到藝評人給的說法又是另外一套的鳥事。
這一點在現代藝術上面最明顯。
我並不是要說誰對誰錯,而是「感動」這種事情真的太私人了,根本無法產生共識,所以對於藝術品的好壞,就陷入一種「只剩現實的價格可茲評量」的窘境,偏偏任何有點潔癖的藝術家,對於高調討論這種事情都很厭惡的,畢竟對創作者來說,藝術是無價的,你可以說他是無限價格,或說不值半毛錢,就是避免去定價。
書裡提到一些讓人落淚的作品,有些比較具有共通性,通常跟宗教式的體驗有關(不見得跟圖畫內容有關),或者是比較私密性質的,跟個人體驗,尤其是過去歷史、對現實的體認或對未來的寄望有關。
很多人看見梵谷的畫會哭泣,但也有人在看見小朋友塗鴉時落淚,落淚的狀況也很多樣,同一幅畫,放在A美術館,一堆人感動落淚,但放在B美術館,就沒人有反應,這種事情我自己就碰過很多次。
像我很喜歡去奇美博物館,每次去,光做在中間的座位上,眼睛焦點散漫,並沒有刻意看哪張圖畫,但反而這種時候會想哭,因爲這些藝術品就像突然產生質量一般的壓在我身上,有點喘不過氣來,但又感到很幸福,而且很安全。然後我就會很想要畫圖。不過這種狀況在看單一作品時反而消失了,或許正因爲我在看單一作品時,腦袋裡面充滿了算計,老是在研究色調、筆觸、構圖之類的。
作者也有類似體驗,當他小時候,很喜歡一幅畫,喜歡得很,不過因爲喜歡,他念了藝術研究,對這幅畫徹底瞭解,然後就不感動了。
照這樣說,畫展裡的說明又變得多餘了。
我何必知道這是誰畫的?多大張?哪種材質?哪種故事?哪種哲學脈絡?更煞風景的,哪種價錢?
喜歡就好,讓解釋的權力回到觀賞者身上。
偏偏市場是這樣運作的。老實說現在藝術品市場,當真買或回家欣賞的,市場價值反而低,爭正競爭的市場,是收藏市場,目的是減稅跟投資,當然還有炫耀,不過跟感動或欣賞藝術沒有關係,雖說買家會說些好像很感動的「有水準」話啦!不過增值了還不是拿出來賣掉。
這個市場裡的術語,絕不會出現感動這兩個字,因爲這兩個字不值錢,偏偏這是一個職業藝術家終極的目標,因爲唯有到這種等級,你纔能有生活安全保障(那種18%退休族羣不在此限,國內藝術創作者,有一大半是這個族羣,各縣市美術相關團體會員裡,這種人也佔多數,這當然跟政府長年來的階級政策有關,這裡就不再討論了,不過這種強烈的族羣性,對國內美術推廣有很嚴重的偏差影響)。
本書最後並沒能給什麼結論,反而丟出更多問題,因爲藝術市場越來越不食人間煙火(這部份近兩年國內美術雜誌也有不少討論),反而阻礙了大衆美學的教育,因爲大家都只會「背資料」這套。
你真說得出梵谷的向日葵哪裡漂亮嗎?蒙娜麗莎的微笑到底哪裡好看?我說的不是歷史資料或者拍賣價格,而是你的感覺。
可悲的是,現在隨便問個人,他說出來的感覺可能就是哪本書裡看來的,因爲藝術已經資料卡化了。
其實就這點,我常寫讀書心得就很有感覺,因爲網上寫讀書心得的人非常多,但哪些人寫的心得你會覺得是「有意義的」,這跟介紹書籍內容或者介紹作者生平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啊!
如果你正在從事藝術創作,或者你喜歡欣賞藝術作品,這本書是很有意思的參考書喔!我現在看畫,都喜歡先完全不看任何介紹,看看這個作品我到底喜不喜歡,呵呵,說真的,喜好程度與價錢常常是反比。
不過我也擔心我的品味跟賣錢的市場差太多啊!雖然不想變動我的品味與風格,這是藝術家的堅持,不過堅持到餓死可就不妙了。
------------
原載於旭日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