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效能
來源:經濟日報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時代要求,是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的關鍵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開創科技體制改革新局面,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體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堅決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爲科技競爭優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就加快科技創新系統部署了一系列改革任務,這些都爲新時代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錨定戰略目標抓好重點任務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國際科技競爭複雜激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在此背景下,我們必須錨定戰略目標,堅持“四個面向”,聚焦科技創新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激發科技創新潛能,不斷增強我國科技競爭力,以科技現代化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
聚焦“四個面向”戰略導向推動科技創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已經開啓。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是推動科技創新的使命所繫、責任所在。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國在世界科技創新格局中,一些領域已經從跟跑者向並跑者、領跑者轉變,科技創新重點已經發生轉移,目標與任務已經發生變化,需要對科技體制作出與之相適應的調整。根據這一邏輯,當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就是要在落實現有改革舉措的基礎上,重點解決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領域人才不足、要素流動不暢、生態不優等問題,推動我國科技創新更加符合、更好服務“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
錨定建成科技強國戰略目標發力。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原始創新能力還相對薄弱,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頂尖科技人才不足,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基礎軟件、先進材料、科研儀器、核心種源等領域仍存在瓶頸制約,需要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確保重要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安全可控。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意味着將全社會科技創新力量整合起來,集中突破我國在科技強國建設中面臨的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加大力度推動產業創新,增強科技創新對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
着力破解當前創新鏈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創新鏈是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應用、規模化發展的全過程,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機制缺失或不完善的問題,不同環節之間的銜接也可能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創新鏈各環節在組織方式、制度安排、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等方面存在不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現象,集中表現爲科技創新水平不高和效率不高。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科技創新要素在創新鏈條上存在錯配,創新鏈各主體之間、創新主體內部的資源配置沒能實現動態優化調整。只有深入研究創新鏈組織和運行的基本規律,把握科技創新要素在創新鏈上配置的驅動因素,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才能更加精準、有效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激發創新主體內生動力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有利於充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爲各類主體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內生動力。實踐中,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創新意願不強、創新活力不足的情況,這與相關政策落地實施不到位、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和收益分配機制不完善等因素有關。不同創新主體處於創新鏈不同環節,具有多元的目標導向和價值追求,彼此之間需要高效協同配合。只有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才能將創新鏈中多個創新主體匯聚在一起,實現激勵相容,激發創新鏈整體活力。
一是推動科研管理機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用好人才這個第一資源,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健全保障科研人員專心科研的制度,優化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機制,讓真正能作出貢獻的科研人員有更大自主權。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以創新創造爲導向,在科研人員中開展多種形式的中長期激勵,重點加大對承擔前瞻性、戰略性、基礎性等重點研發任務的科技人才激勵力度。建立健全科研經費管理制度,賦予科學家更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以及更大的資源調度權,確保科研工作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完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從科學、技術、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維度評價科技成果價值,同時大力完善科技成果的市場化評價機制,確保科研成果能夠真正滿足市場需求併產生經濟效益。
二是促進創新主體間的交流合作,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建立協同創新平臺,匯聚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資源與優勢,以國家戰略目標和各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爲導向,兼顧各個創新主體的目標和利益,實現密切、高效的協作配合。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鼓勵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發揮橋樑作用,切實解決高校與企業之間目標與需求不一致、合作機制與溝通渠道不暢等問題。加強各個創新主體之間的人才交流,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人員互動與合作,建立聯合培養機制,打造一批既具備科研能力又瞭解市場需求的複合型人才隊伍。
三是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完善法律政策保障。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建立以信任爲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鼓勵各創新主體積極拓展國際創新資源,構建合作共贏的夥伴關係。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從法律和政策多方面爲科技創新提供保障,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充分釋放各類創新主體和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
更好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
新型舉國體制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集中力量辦大事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新時代以來,我國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充分發揮國家作爲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呈現出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的良好局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需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以國家戰略需求爲導向,通過集中決策引導科技創新要素配置。與此同時,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有明確的作用對象和適用邊界,重點聚焦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市場難以解決的重大科技難題和共性技術障礙,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更好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要健全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體制,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新時代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成功經驗,必須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中始終堅持,不斷推進。只有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才能提高科技創新活動的動員組織效率,形成統籌協調的科技資源配置模式,進而保證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各創新主體要圍繞科技領域的戰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明確自身定位,確定差異化的工作重點,形成縱向順暢貫通和橫向有效協同的工作機制。
更好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也要遵循市場規律,高效調動創新主體擁有的創新資源並實現優化配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互爲補充的。必須把政府、市場、社會有機結合起來,科學統籌、集中力量、優化機制、協同攻關。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各方面作用,調動產學研各環節的積極性,形成共促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工作格局。
總體上,更好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要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完善國家實驗室體系,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佈局,增強國家創新體系一體化能力。推進科技創新央地協同,統籌各類科創平臺建設,鼓勵和規範發展新型研發機構,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引領作用,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統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建制化、協同化。同時,也要發揮民營科技型企業的力量,鼓勵其廣泛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大工程項目。
強化領軍企業帶動作用
企業是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的重要策源地,能夠有力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當前,世界範圍內科技進步在加速,創新鏈長度和創新週期在縮短,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商業應用的轉化速度加快,這就使得企業有更強意願參與創新鏈上游環節。此外,以解決實際問題爲導向、從實際問題中發現科學規律的有組織的科技創新活動得到更多重視,掌握現實需求的企業自然有更多機會成爲“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領軍企業或龍頭企業具備足夠的技術積澱與保障條件,對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具有帶動作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要注重發揮領軍企業作用,引領全鏈貫通和全要素融合創新,建立高效協同的產業鏈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羣。
一是充分發揮領軍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引領作用。領軍企業不僅要成爲產業鏈的鏈主,還要成爲創新鏈的鏈主,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以市場化的方式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激發其科技創新動力。組建研發聯盟、共建技術研發平臺、共同制定技術標準、共享研發成果,帶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各參與方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成長。按照細分產業鏈,鼓勵更多企業做大做強、成長爲領軍企業,保障企業科技人才同等享有國家和地方的各類人才待遇和人才優惠政策。
二是建立健全推動科研機構與企業雙向互動的體制機制,推動科技創新順利實現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應用的跨越,確保科研成果能夠順利轉化爲實際生產力。在政策支持和協調下,調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資源,引導全社會科技創新要素向領軍企業匯聚。一方面,倡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傾聽企業提出的研發需求,發揮自身專業能力,破解企業技術難題的學術成因。另一方面,鼓勵領軍企業牽頭,提煉產業共性技術問題,組織各類科研機構開展協同創新,集中攻關產業鏈的薄弱技術環節。
三是領軍企業要率先積極運用新的數字技術創新成果,帶動上下游企業有序開展數字化轉型,優化數據要素配置,積極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南京大學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院院長 楊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