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對付哈馬斯"地道戰"出奇招散佈假消息再轟炸

地道戰與反地道戰加沙這片熱土上不斷升級。

攜帶制導彈藥準備出擊的以色列空軍F-16戰機

你挖我填,巴以地下鬥法”多年

提到地下作戰,首先讓我們想到的無疑就是《地道戰》。在影片中,中國游擊隊員利用地道和日軍鬥智鬥勇。在二戰後的幾次局部戰爭中(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參戰軍民也通過這種“深挖洞戰術與坐擁軍力優勢的美軍進行戰鬥。

軍事設施地下化是哈馬斯等武裝提高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色列國防軍長期以來一直試圖摧毀敵方地道網絡,但在一開始面對這種戰術並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手段,只能靠地面部隊掃蕩和重金懸賞有關地道的情報,效果很不理想。後來爲了打擊敵方地下設施,以色列特意從美國引進了重113千克的小直徑炸彈以及2.267噸重的GBU-28重型鑽地炸彈,前者可以穿透半米厚的岩石或者混凝土,後者可穿透30米厚的土地或者6米厚的加固混凝土。同時,以色列自己也研發了MPR-500侵徹炸彈,這種炸彈重227千克,可以穿透一米多厚的混凝土或者4層200毫米厚的混凝土障礙(地板掩體牆壁),當炸彈爆炸時會釋放出26000個碎片,可以殺傷半徑100米範圍內的人員目標

除了鑽地彈等常規武器之外,以色列近年來還將地震武器投入到實用階段。據報道稱在2019年12月以軍發起的“北盾行動”中,以軍使用了一種能夠檢測地下異動的新型雷達,搜索目標地區的地下隧道,然後配合“地震發生器”對其進行破壞,它的原理是通過定向聲波以及重力波來引發淺層地震,比起鑽地彈的定向破壞,地震武器的攻擊範圍可達幾十公里,效率更高。在“北盾行動”中,以軍宣稱發現並摧毀真主黨武裝挖入以色列北部的所有跨境隧道。

另外從2017年開始,以色列決定在加沙地帶修建一道巨大的地下牆(又被稱爲“地下混凝土感知屏障”),以阻止哈馬斯武裝人員修建地道。這座混凝土牆耗資30億謝克爾(6.4億英鎊),高約8米,沿以色列-加沙邊境綿延65千米,配有用於探測地道挖掘的運動傳感器。2020年10月,有報道稱以軍首次通過該“屏障”發現到一條聯通加沙地區與以色列領土的秘密隧道。

以色列戰機掛載的小直徑炸彈,可用於攻擊地下目標。

地下對抗,大國今後關注的重點

此次以軍對於哈馬斯地道的打擊確實有其亮眼之處,但由於面對的是哈馬斯這樣的“非對稱”對手,所以從研究地下作戰的角度出發,巴以雙方的較量還是位於比較初級的層次。

哈馬斯等武裝裝備火箭彈性能不斷提升。

分析認爲,地下作戰存在諸多難點。如戰場空間受到地下空間的極大限制,對作戰力量的大規模集結和機動、重型武器的部署和運用、戰略物資的大規模儲存和快速運輸等都會造成極大影響。同時,作戰雙方特別是進攻方的戰場空間態勢感知能力較差,各種通信手段受限,不同部隊間協同困難。另外防禦者可以藉助地下空間進行隱藏、機動、休整、支援保障,能有效地阻滯強敵的進攻。在摩蘇爾戰役中,武裝分子對摩蘇爾城的老式建築經過長時間改造,形成了龐大的地下坑道體系,美軍支援的伊軍不得不花費4個月進行戰爭準備,並投入13∶1的兵力,最後耗時9個月,幾乎是計劃用時的4倍,才徹底收復這座城市

爲了更好的應對地下作戰,美軍等已經有針對性的開始了準備。據美國陸軍非對稱作戰研究小組介紹,此前奪取城市大型地下設施的任務通常由特種部隊承擔,如陸軍的“三角洲”或“遊騎兵”、海軍的“海豹突擊隊等。但鑑於全世界軍用或可轉爲軍用的地下設施規模日漸龐大,奪取和控制這些設施將從特種任務轉爲常規任務。在2017年,美國陸軍投入5.72億美元,加快推動其31個現役旅中的26個裝備新的作戰工具,並展開訓練以便“在全球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內的地下設施中作戰”。美陸軍官員透露,地下作戰訓練所使用的模擬環境設施由集裝箱改造而成,可以很好地模擬黑暗、狹窄、氧氣含量低等特點,且花銷不大。而陸軍地下作戰訓練包括:如何在地下特殊空間進行有效導航、通信、清除主要障礙物以及對敵發起攻擊等。由此不難看出的是,未來地下空間的軍事較量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