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453家房企破產!房地產賺大錢的時代過去了

(原標題:今年全國已有453家房企破產:房地產賺大錢、賺快錢的時代過去了)

過去20年,中國房地產業經歷了土地紅利金融紅利、管理紅利的時代轉換。如今,品質服務成本管控現金流管理已經成爲決定房企成敗生死的硬性指標

文|《財經》記者 王博《財經》研究員劉建中

編輯|馬克

自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住不炒”後,炒房客退場,開發商的高房價紅利被強制削減。2020年疫情暴發,經濟面臨危機,但中央控制房地產槓桿率的決心不減,讓房地產業清醒地認識到,持續近20年的粗放、高速增長徹底遠去,向管理要效益不再是口號,而是不得不爲、不爲就會被淘汰的現實。

新時代之下,每家開發商都會感覺痛苦,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自願從賺大錢、賺快錢的粗放模式轉向精細化管理模式,都是被逼無奈,被迫轉型。

又一次時代更迭

2002年之前,中國房地產行業還處於土地紅利階段,這一時期,哪家地產商有本事拿到便宜的土地,就有可能賺到超額利潤。

那時,房地產市場化剛剛起步,城鎮化建設也處於初期,大量房企在這一時期創建,城市建設需求與迅速崛起的行業高度契合,對於開發商來說,拿到地就意味着一半錢揣進了兜裡。

2002年之後,中國房地產繼續維持供需兩旺的態勢,這一年的5月9日,國土資源部簽發11號令《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至此,沿襲多年的土地協議出讓方式終止,商業、旅遊、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被推向市場,房地產正式進入槓桿紅利時代,房產大佬們只要融到錢,就可以從公開市場拿地建樓。

地產開發本就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招拍掛制度讓中國房地產市場成爲全球資金的熱土。這一時期,融創碧桂園恆大泰禾富力等地產公司利用資金槓桿,成功實現規模擴張,銷售額從百億躍進到千億。

招拍掛爲地方財政提供了經濟建設資金,讓原本老舊的城市高樓林立,但20年間,房價、地價也被越炒越高,致使地產全行業負債率水平居高不下。

2020年,房企債券到了還本付息高峰期,全年房企債券合計到期約8365億元,比2019年增加1880億元。

爲了抑制過高的房價和企業槓桿率,中央在2017年加大房地產調控力度,2018年金融機構開始收緊地產公司的信貸。一線城市房價也進入爲期三年的震盪下跌或緩慢上漲態勢。但仍有地產公司認爲,政府的財政收入、經濟增長都離不開房地產拉動,房地產的金融紅利仍會延續。

轉折點在2020年到來。這一年,整個中國房地產行業在艱苦求生中窺見了政府控房價、去槓桿的決心。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國已有453家房企發佈破產公告,平均每天約1.5家房企被清算。

年初受疫情影響,工地停工、售樓處關門,房企去化艱難。開發商們一邊降價、打折、促銷、回款,一邊等待政府的救市政策,希望重新回到“正軌”,能繼續融資擴大規模,拿地建房。

2020年以來,貨幣政策的確鬆動,三次降準釋放流動性1.75萬億元。

據貝殼研究院統計,今年三季度,房企發債規模刷新歷史紀錄,境內外債券發行307次,融資規模約3247億元,同比增長14%。

每家房企都想搶在政策窗口期內融到錢。但今年8月,住建部和央行明確了地產行業的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並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

總體基調奠定後,標準與細則隨之而來,“三道紅線”就像緊箍咒,讓房企不得不收斂慾望,借新還舊的同時,把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控制在及格線以上。

“三道紅線”是指: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2.淨負債率大於100%;3.現金短債比小於一倍。依據觸線條數,房企被分爲“紅橙黃綠”四檔,若全未觸線,則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超過15%,每觸碰一條,年增速上限降低5%,全部踩線,則有息負債規模不得再增加。

這一從未形成正式文件的“窗口指導”政策震動了整個房地產業。

萬科董事長鬱亮認爲,“三道紅線”徹底給地產金融紅利時代畫上了句號。兩年間,槓桿率過高的華夏幸福已經分了半壁江山給平安集團,而至今無人明確接盤的泰禾,股價從最高點跌去了近八成。

調控之下,房企拿地成本一路走高,降價甩賣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政策、融資環境變化背後,房地產市場的供需關係也悄然改變。隨着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城鎮化進程過半,房地產正在從賣方市場買方市場轉化。

從土地紅利、金融紅利再到管理紅利,房地產時代更迭已發生兩次,有房不愁賣、賣房就掙大錢的時代一去不返。品質、服務、成本管控、現金流管理成爲決定房企成敗生死的硬性指標。管理紅利初露端倪。

從2019年開始,各大房企的業績會都向投資者傳遞一個信息:謹慎投資,向管理要紅利。但口號並沒有說服力,管理做得好不好,數字會說話。

一家房企的精細化管理能力,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項目銷售價格有競爭力、回款速度快,同時營銷成本、管理費用和融資成本相對降低。

2019年房企銷售三十強企業管理費用率與銷售費用率之和的平均值爲7.73%。管理費用率和銷售費用率受很多因素影響,但管理相對優秀的公司兩費率之和都小於平均值;而管理粗放的公司兩費率之和都在平均值之上(見表1)。

新時代下,開發商繼續壓價賣房已然無利可圖,只能從管理上擠出更多紅利,這不僅有助於企業還債去槓桿,還能擴展融資渠道,拿到低成本資金。

融資成本高低直接決定企業經營績效。中國房地產銷售三十強企業的有息負債動輒千億,融資成本差一個百分點,一年就能差十個億。

表2中列出了三十強私營房企的融資利率,其中龍湖最低,利率爲4.50%;中國恆大最高,爲9.14%。濱江集團、世貿集團較中樑地產、陽光城、富力地產、新城控股,融資成本更低。

表1:房企管理和銷售費用率之和對比

表2:部分中國房企銷售三十強的融資利率

這些融資成本較低的公司,已經證明了其精細化管理能力,更有希望首先獲得新時期的發展紅利。

細節方法論決定成敗

未來將有更多粗放經營的房企被淘汰,擁有豐厚廉價土地儲備的開發商還有更多試錯空間,但若無法構建出新的競爭力,被淘汰也是遲早的事。

鬱亮從萬科的經驗出發,認爲管理紅利時代的競爭力主要有三點,一是戰略正確,二是適人匹配、組織精簡;三是精細化運作。

無論是萬科物業萬緯物流,還是萬翼科技,萬科一直在圍繞主業開發多元服務和業態;碧桂園也是如此,建築機器人、農業綠色生態等。

對於開發商來說,在自己相對熟悉的領域擴展邊界,鍛鍊精細化管理能力,風險低於跨行業發展。

適人匹配是另一個重要原則,是對人才的尊重與理解。

碧桂園2014年引入博士生,重點區域的總經理背有傳幫帶指標,碧桂園希望這批人才滲透進組織後,能夠系統化地改造碧桂園之前的粗放管理。

鬱亮發現,一個專科生做物業服務管家,比本科生更用心,因爲他有更強的成就感,工作更有幹勁。

龍湖內部有一套企業員工的移動社交平臺,類似微信朋友圈,吳亞軍也在其上。員工吐槽流程、物業、食堂飯菜時,她都能看到,很多細節性管理問題因此得到解決。

近兩年,碧桂園陸續將內部職能部門子公司化,如財務、法務部門獨立覈算。以前,區域公司投資買地,法務部門審覈招拍掛和投融資併購的兩個人工資一樣。但很明顯,後者工作難度更大。現在,子公司化後,工種劃分更細、業績可量化、薪酬標準也更合理。

要真正獲得管理紅利,房企要做的改革遠不止於此。例如最重要的拿地環節,有多少地當初盲目拿下,之後投資回報率慘不忍睹,但是區域總一輪崗,爛攤子交給了下一任。

一塊地的投資考覈能否跟人走,除了考察投資回報率,能否進一步考察開發項目的集團資金佔有率、資金的盈利效率?已經有頭部企業開始設定新的投資考覈標準。

精細化管理不能一蹴而就,但細節與方法論決定成敗。2021年,除了繼續降槓桿,挖掘管理紅利將佔用地產商們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