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黃燈企業”撤回申請,方便麪公司上市失敗,年內已有33家消費型企業撤回IPO

財聯社12月24日訊(記者 肖斐歆)消費型企業IPO的寒冬仍在繼續。近日,深交所官網披露,阿寬食品及保薦人廣發證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因此,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並在主板上市的審覈。

阿寬食品的上市之路可謂有些漫長。2021年12月,阿寬食品預披露招股書,擬衝刺主板上市;2022年6月,招股書的內容進行了更新;2023年3月,全面註冊制實施以後,阿寬食品的IPO進程平移,在深交所繼續IPO進程。此次上市,阿寬食品擬募資6.56億元,其中5.35億元用於健康食品產業園(第一期)建設項目,1.30億元用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已有33家消費型企業撤回IPO,涵蓋衣食住行各個行業。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是消費型企業撤單的高峰期,有30家企業都是在6月以後撤單,佔全年該行業撤單數的90%。不少消費型企業IPO受挫後,選擇更改賽道,擬通過北交所或港交所衝擊上市。

優勢不足難以衝刺主板

阿寬食品是一家主營新型方便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方便麪、方便粉絲、方便米線等。

從財務數據表現來看,阿寬食品的表現並不亮眼。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1.1億元、12.14億元、12.4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626.49萬元、5896.69萬元、6881.82萬元;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爲1.52億元、7178萬元、9720萬元。多項關鍵數據的波動,對於主板上市要求中提到的“滬深主板定位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相悖。

與同行可比企業相比,阿寬食品沒有明顯的突出優勢,顯然無法滿足行業“龍頭企業”這一要求。根據智研諮詢的研報,目前中國方便麪的消費市場中,存在大大小小上百家企業從事方便麪生產與銷售,但市場集中度高。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的有統一、康師傅、今麥郎、華豐等。而在非油炸方便麪領域,五穀道場早已搶佔該賽道。光大證券研究所的數據也證明了此點,2021年,阿寬食品在方便麪市場的佔有率僅有2.1%,排名第七。

同時,先前受到流量紅利加持的阿寬食品正逐漸面臨這一紅利的消退。電商渠道作爲阿寬食品銷售的一大重要方式,卻表現不佳。2020年至2022年,阿寬食品的電商自營店鋪活躍用戶數量分別爲537.56萬人、435.21萬人、273.92萬人,活躍用戶流失嚴重。在行業的存量競爭之下,如何突出重圍、開啓上市之路對阿寬食品來說,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高額對賭協議下的風險也將阿寬食品推到風口浪尖。在深交所首輪IPO問詢函的回覆中,阿寬食品表示,如實控人陳朝暉履行回購義務,需回購相關投資者持有公司總股份的33.41%。若以2023年12月31日爲回購條件觸發日進行測算,回購資金合計約爲6.14億元。陳朝暉通過處置個人資產可獲取的資金合計約1.3億元,扣除該筆款項及分紅後,陳朝暉仍需資金的缺口合計約爲4.29億元。

回購協議中的約定是,若阿寬食品首發上市申請受理後被勸退、被撤回、被終止審查、未獲得境內證券監管機構審覈通過或覈准,且自受理後4年內仍未實現首發上市,投資者有權要求陳朝暉進行股份回購。這也意味着,北交所似成了阿寬食品唯一可以選擇的境內上市賽道。

在被官宣終止IPO後,阿寬食品的有關人士就撤回上市申請一事向外界公開解釋,稱“公司基於目前資本市場環境及政策導向,結合戰略規劃發展審慎考慮,決定調整上市相關工作計劃”。

年內已有33家消費型企業撤回IPO

自IPO階段性收緊以來,消費型企業IPO的寒冬仍在繼續,大量吃穿住行公司成堆撤單。據統計,截至12月23日,今年已有33家消費型企業撤回IPO,28家選擇的上市板塊是滬深主板,而下半年是撤單高峰期,有30家企業選擇在6月後撤回上市申請,不少企業的財務數據表現並不差。

具體來看,這些企業分別是阿寬食品、華鴻股份、科凡家居、迪柯尼、環亞科技、東呈集團、瑪格家居、想念食品、週六福、耗牛控股、老孃舅、福洋生物、中奧通宇、正大股份、八馬茶業、瑋言服飾、德州扒雞、龍江和牛、鮮美來、同富股份、沃隆食品、老鄉雞、書香門第、大洋世家、福貝寵物、千年舟、紫林醋業、智聯紡織、三威新材、中鼎紡織、大飛龍、百味佳、詩尼曼。

事實上,消費型企業IPO在早前就已有限制,去年謀求在A股上市的蜜雪冰城,受到市場不小的關注,但在全面註冊制落地後並未實現平移。伴隨着年初“紅黃燈”行業限制政策的流傳,“食品、家電、傢俱、服裝鞋帽等相對傳統、行業壁壘較低的大衆消費類企業”和“快消餐飲連鎖業務”屬於限制類,消費型企業IPO闖關的難度似越來越大。

部分消費賽道的投資人感慨道,“大部分的消費項目看起來就是模式上的創新、包裝上的創新,不像硬科技投資那樣可以直接推進生產力的進步、人類文明的發展。”在市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監管更希望將資源用於扶持高科技和戰略新興產業,這也是目前消費型企業遇到的一大困境。

而業績的穩定性不夠也成了部分消費龍頭企業上市失敗的原因。近兩年來,消費型企業受到疫情的衝擊較大,業績大多有所波動,對於衝刺主板這一賽道來說不利。更不用提質地一般的消費型企業了,往往面臨週期性強、天花板過低、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多重問題。

在多重壓力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消費型企業選擇主動撤回材料,改道上市。11月13日,老孃舅的保薦機構中信證券主動撤回保薦材料,主板IPO進程劃上句號。與此同時,老孃舅選擇了北交所爲退路,目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掛牌審覈企業名單中,可以看到老孃舅的名字。

部分企業則通過港交所謀求上市。今年以來,就有泛遠國際、燕之屋、鍋圈、十月稻田、珍酒李渡、百果園等消費型企業登陸港股市場,其中大多是此前在A股遞表後,轉戰港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