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實際三大貢獻丨紀念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袁隆平被譽爲“中國雜交水稻之父”,是我國研究和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發明了“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了“二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研究50餘載,一生浸在稻田裡,直到今年年初,這位樂觀的老人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袁隆平早已成爲國人心中的“神農”,成爲中國農業乃至科學界的代名詞,但也有另一種聲音,認爲誇大了袁隆平的成就,讓中國人“吃得太飽”不僅僅是袁隆平一人。實際上,客觀地評價袁隆平的貢獻,瞭解袁隆平的一生,纔是對他最好的悼念。“從泥土裡來,到白雲中去”,袁老一路走好!
“科學探索無止境,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路上,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袁隆平
撰文 | 項棟樑
袁隆平讓中國人吃飽了飯,這是大部分中國人對他人生成就與貢獻的感性認知。
不能說錯,但不夠具體,也無助於我們瞭解作爲“人”而非“學術偶像”存在的袁隆平真正的人格魅力。
以我的淺見,袁隆平的實際貢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中年時代的袁隆平
雜交水稻是發現和轉化,而不是發明
對農業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以爲是袁隆平發明了雜交水稻育種技術,這是不準確的。實際上,通過雜交讓農作物出現某些人類想要的新的形狀,是植物學家上百年前就發現的事實。
著名的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就發生在19世紀,那時中國還是清朝同治年間。玉米和小麥的雜交育種技術也都在百年前就有了。很自然的,人們會想到給同樣作爲人類主糧的水稻也搞一下雜交,培育出更高產更優良的水稻品種來。
但是呢,雜交水稻不是你想搞就能搞出來的,它存在一個天然的巨大困難:
水稻天然是自花授粉的作物,一株水稻會同時產生雄配子和雌配子,在同一朵花或同一花穗內完成交配,產生種子。而雜交則是希望拿另一個品種的雄配子(花粉)來給這一株水稻授粉,讓它們生下“混血兒”。
有人說,這很簡單,你先把這株水稻的花粉都去掉,然後拿另外一株水稻的花粉過來人工授粉就好啦。非常機靈,但是並不可行,因爲水稻的花太小、太輕、太多……
我們都聽過“稻花香裡說豐年”或者“風吹稻花香兩岸”,但實際上水稻的花根本不香,肉眼也很難看見,要不然大家爲啥都喜歡去油菜花田裡拍照而不去稻花田裡呢?
水稻的花小到需要放大鏡才能勉強觀察的程度,而一株水稻有200到300朵花,風吹草動或者輕輕一碰,它就已經完成自花授粉了,你說這人工授粉要怎麼做?
當然,在實驗室裡面是可行的,但是在農業生產中這樣就不現實。世界上最早做出雜交水稻的是美國人Henry Beachell,他比袁隆平早了10年,用實驗證明了水稻雜交的確能產生優勢後代。
但是,他所用的操作技術並不能大規模應用於生產實際,袁隆平在1973年成功開創的三系法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纔是第一種在生產中行得通的技術。自袁隆平之後,雜交才成爲水稻育種的劃時代的技術路線,水稻也從1.0版本提升到了2.0版本。
所以,“雜交水稻之父”這個頭銜實際上只有兩個人擁有。當然,我們中國人肯定更認可袁隆平的貢獻,Henry可以叫“雜交水稻大伯”嘛。
袁隆平真的非常幸運
那麼,袁隆平是怎麼開創出可行的雜交水稻技術的呢?這裡大概是有49%的幸運和51%的努力吧。
當時,袁隆平以及同時代的其他水稻育種專家都在海南育種,大家都想攻克雜交水稻技術。1970年,袁隆平的學生李必湖和馮克珊在野外發現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生水稻,成爲了雜交水稻破局的關鍵實驗材料。
從後世影響來看,這一發現的幸運程度堪比中了500萬次500萬元的彩票。這株水稻天然沒有花粉,也就不存在自花授粉的可能,這就給水稻雜交掃除了一個重要的障礙。
有了這株野生稻,袁隆平提出的“不育系”、“恢復系”和“保持系”的三系法雜交水稻技術路線就獲得了關鍵的不育系材料,並用3年的時間帶領團隊開發和驗證了這一技術的可行性。1973年,袁隆平開創的三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貢獻。
袁隆平這一貢獻的意義在於他提供了一種大家都能用的育種方法,而不是培育了某個具體的水稻品種。
實際上,從1973年到現在,經由袁隆平團隊培育的水稻品種從來沒有佔到過中國水稻種植面積10%以上的份額,但每一個雜交水稻品種都有着袁隆平不可磨滅的貢獻。
說袁隆平讓中國人吃飽了飯,這是抹殺了其他育種專家的貢獻,但在中國水稻產量提高這件事情上,袁隆平的確發揮了關鍵性的重大作用。
袁隆平的人格魅力
寫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覺得袁隆平只是很幸運招到了一位運氣爆棚的學生,那你就錯了。當歷史的機遇從天而降,能把握住機遇的也絕非尋常之人。
首先,袁隆平的育種技術非常紮實。
在野生雄性不育水稻材料發現之前,40歲的袁隆平就已經是中國水稻育種領域最前沿的專家之一,並且已經提出了“三系法“雜交水稻的路線圖,用栽培稻部分實現了構想,只是還不夠突破的級別。從他纔有資格帶領一個省級團隊在海南南繁基地育種也能感受到他的學術地位。
可以說,當時的袁隆平已經儲備了開創雜交水稻育種技術所需的所有能力和經驗。1966年袁隆平就發表第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並且一直帶領着團隊在針對性地尋找“野敗“材料。野生稻就在那裡,欠缺的只是由誰發現、在哪天發現的問題。
當然,回過頭來說,當時全國具備這一能力的也不止袁隆平一個人,在這點上,他是真的幸運,但不應用幸運去掩蓋他的實力。
然後,袁隆平擁有卓絕的毅力。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袁隆平開創雜交水稻技術的時間?是1970到1973年。那是什麼時候?是我們至今不願提起,不便提起的文革“浩劫十年“期間。
在文革時期,知識分子,學術權威是什麼樣的處境,稍微瞭解那段歷史的人都會明白其中的艱難。文革期間,袁隆平的試驗田與實驗材料曾多次被毀,育種工作面臨極大壓力。
這種壓力可不是我們當代科研狗們996或者發不出論文畢不了業的壓力,那是實實在在人身安全和家庭安危受到極大威脅的壓力,是生與死的壓力。
能頂住這樣的壓力繼續搞育種研究,並在那麼落後的條件下取得突破,那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持續引領中國水稻育種方向
袁隆平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對中國雜交水稻育種方向的持續影響。改革開放之後,袁隆平的學術地位日漸鞏固,成爲“泰斗級“人物。之後的幾十年時間裡,他仍然堅持在一線從事育種工作,每年冬天仍然飛到海南的育種基地,但他更多的價值已經轉向了規劃和制定中國雜交水稻的育種方向。
實際上,水稻育種是一項對資金要求非常高的研究工作,並且具有極強的公共性,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國家科研基金作爲主力在支持水稻育種研究。那麼,把有限的科研經費投到哪個方向上就顯得尤爲關鍵。
從1990年到2020年這三十年間,中國在水稻育種領域的科研經費投入當然有一套綜合的決策機制,但不可否認是會受到袁隆平影響的。從三系法到兩系法,到超級稻工程,到轉基因育種重大專項,每一次路線決策都會參考袁隆平的建議。
轉基因是袁隆平面臨的爭議之一。有評論認爲,袁隆平對中國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的支持不夠堅決,間接導致我國轉基因水稻產業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也有反對轉基因技術的極左派認爲,袁隆平是中國轉基因水稻的重要推手之一。
箇中是非功過,可能要到很多年之後我們才能回頭看清楚吧。
袁隆平是糧食安全的旗幟
袁隆平的第三項貢獻,是作爲旗幟性人物令整個社會保持對農業產業和國家穩定的信心。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
每一年,袁隆平至少會大規模刷屏兩次,試驗田創造水稻畝產新高的數據每一年都會刷新。當前,袁隆平領銜的超級雜交稻試驗田畝產已經超過1100公斤,正向畝產1200公斤衝擊,預計今年就能實現。
在輿論層面,持續而可預期的畝產紀錄喜報對於穩定社會民心有着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和大躍進時虛報的畝產萬斤不同,袁隆平的試驗田每次測產都是實打實的創造新紀錄。
但是呢,話又說回來,農業生產中的實際產量因爲管理水平的限制,和這些試驗田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當前中國水稻的平均畝產在500公斤的量級,約等於試驗田高產紀錄的一半。
另一方面,中國當前三大主糧大米、小麥和玉米的自給率超過98%。與之相應的是,中國整體糧食的自給率在85%以下。
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由袁隆平作爲旗幟給社會持續樹立糧食安全的信心,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因病逝世,享年91歲,謹以此文致敬。
袁老千古,功勳不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基本常識”,原題目爲《如何理解袁隆平的實際貢獻?》。